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 纲要 "),明确到 2035 年,除部分边远地区外,基本实现全国县级行政中心 15 分钟上国道、30 分钟上高速公路、60 分钟上铁路。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纲要中,有多处未来交通发展规划均与长三角、南京相关。
纲要提出,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 " 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 " 和 " 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 ",即都市区 1 小时通勤、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 3 小时覆盖,实现货物国内 1 天送达、周边国家 2 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
纲要还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等四项任务。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构建完善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到 2035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 70 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 20 万公里左右。届时,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将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
在加快建设 "6 轴、7 廊、8 通道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6 条主轴规划中,有三条均涉及长三角区域,分别为京津冀 - 长三角主轴、长三角 - 粤港澳主轴、长三角 - 成渝主轴。其中长三角 - 成渝主轴分为两条路径,一条途经南京,为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万州至重庆。
在 7 条廊道建设中,大陆桥走廊与江苏多地息息相关。这条走廊有两条主路径和一条支线组成。一条路径为连云港经郑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 / 阿拉山口,另外一条为上海经南京、合肥、南阳至西安。支线为南京经平顶山至洛阳。
在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中,纲要提到,将建设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联动石家庄、雄安等城市的京津冀枢纽集群,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长三角枢纽集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联动珠海、澳门等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集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4 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20 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 80 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等。
总体来说,到 2035 年,国家享受快速交通服务的人口比重大幅提升,除部分边远地区外,基本实现全国县级行政中心 15 分钟上国道、30 分钟上高速公路、60 分钟上铁路,市地级行政中心 45 分钟上高速铁路、60 分钟到机场。基本实现地级市之间当天可达。中心城区至综合客运枢纽半小时到达,中心城区综合客运枢纽之间公共交通转换时间不超过 1 小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