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2-25
容庚后人向广州艺博院捐赠《颂斋藏印》原钤本印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25 日,容庚后人捐赠《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仪式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印谱一函四册,收印章 176 枚,内有容庚旧藏陈鸿寿、黄牧甫、陈师曾等名人篆刻,又有邓尔雅、徐星州、寿石工、简经纶、方介堪、商承祚、罗福颐、韩登安、金禹民、叶潞渊、钱君匋、康殷、马国权、吴子健、张牧石等五十余位好友为容庚镌刻及自刻字号印、斋号印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容庚(1894 — 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鉴赏家,精篆刻、善书画,是享誉海内外的大学者。

近年来,容家后人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容庚先生珍藏自刻、他人为其所刻以及自己收藏的诸多印章计 177 方,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获捐的最大规模、最成系列的名家印章。此部容家后人向广州艺博院捐赠的印谱,即是此批捐赠印章的真实样貌。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印谱的编辑工作由容庚先生家属罗兵先生、梁欣女士统筹,得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张桂光教授、暨南大学陈初生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吴晓懿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谭文选副教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林锐副研究员、广东省文物鉴定站专家潘鸣皋先生等协同完成。

容庚先生外孙女婿、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部馆员罗兵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印章在容庚的学术生涯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是他学术的缘起 "。容庚早年随四舅邓尔雅学治印,从而踏入了古文字学之途。在此部印谱中有非常多有价值的细节,比如可以看到容庚的号 " 颂斋 " 是什么时间就使用了,也能看到容庚由 " 容肇庚 " 改名的时间等等。" 此次印章做印谱是整个家族总动员,我女儿也参与了印章整理、分册的内容。带下一辈参与捐赠活动,我们家里是出于文化需要传承的角度来考虑。容庚先生的文化遗产不单要家庭传承,还要分享到社会,让学术界可以从不同角度的研究和考证。" 罗兵如是说。

广州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在捐赠仪式致辞时表示,容庚先生曾于 1977 年、1978 年、1979 年向广州美术馆分批捐赠书画 1083 件(套),为广州美术馆的收藏奠定坚实的基础。容庚先生家属秉承先生遗训,继续向广州艺术博物院无偿捐赠原钤印谱《颂斋藏印》,填补了广州艺术博物院容庚先生印谱收藏的空白,意义非凡,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