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2-26
合作社灵活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出20多个家庭农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6 年 -2018 年期间 , 我们搞农业种植 , 亏了不少 , 后来都想放弃了。2018 年发展休闲农业后 , 慢慢有了利润。" 说起经营农业项目的历史 , 汕头市澄海区金佳顺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下称 " 金佳顺合作社 " ) 理事长金卓满仍印象深刻。

150 个农户组成合作社、带动 69 户贫困户一起发展、发展家庭农场 20 多个 , 节假日游客多到村里塞车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 两年多来 , 金佳顺合作社通过打造特色农业种养优势产业和旅游扶贫等新业态 , 探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 带领乡亲一起发家致富 , 成为全省各地争相学习和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阵地。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金佳顺合作社成为很多学校开展研学的基地。

发展新型业态 采摘、研学、餐饮、培训应有尽有

" 永葆闯的精神 , 创的劲头 , 干的作风 , 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 走进金佳顺合作社的农场 , 田里一排的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一块块农场里 , 小番茄、草莓、青枣、莲雾、番石榴、木瓜以及各种番薯叶、生菜等应季蔬菜应有尽有 , 让人目不暇接。一旁 , 合作社养的鹅正不断呱呱呱地叫。

一块菜园前竖着一块 " 桔子拼拼蔬果基地 " 牌子 , 金卓满的爱人蔡冬玲告诉记者 , 这是一个采摘基地 , 用有机肥种植蔬菜水果 , 配送给下订单的人。

这里还有很多桌椅 , 是一个大的农家乐基地 , 可接待 600 名游客同时进餐。

■农场的蔬果加起来有三十多个品种 , 游客可以摘草莓 , 摘小番茄 , 也可以钓鱼 , 或者开展拓展活动。

金卓满称这处占地 400 多亩的大农场为田园综合体。游客来到这里 , 一切都可以自己动手 , 要什么蔬菜、水果 , 提个篮子就可以到现场采摘 , 需要多少就采摘多少 , 称重付款即可。草莓一斤 25 元、小番茄一斤 10 元 …… 虽然比市场略贵 , 但因为口感新鲜、独特 , 总不缺游客捧场。记者来到时 , 成熟的草莓已被采摘一空 , 记者摘了几个小番茄试了一下 , 鲜甜可口。

" 不但汕头本地有大量游客过来 , 连潮州、揭阳的游客也专门过来摘草莓吃 , 因为我们的草莓是用有机肥种的 , 很受欢迎 , 现在都摘完了。" 金卓满说 , 不但采摘 , 游客们还很喜欢来这里钓鱼 , 享受农家乐美食 , 特别是这里的窑鸡、木瓜鸡等很受欢迎。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 , 光来这里游玩就餐的一天就有近千人。前年元旦甚至一天来了 2000 多名游客 , 引起村里大塞车 , 五个停车场都爆满了。

在农场里 , 一个写着 " 惠阳区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 " 的红色横幅还没被取下 , 新快报记者好奇为什么惠州地区的人要来这里培训。蔡冬玲说 , 不只惠州地区 , 梅州、清远、肇庆、汕尾、茂名甚至湛江等地都有人过来这里学习考察和参与培训。金卓满说 , 合作社的名声传出去后 , 这里已成为广东的一个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

拔萝卜、摘菜、挖红薯、画画 …… 这里还是一个重要的研学基地 , 不时有幼儿园、中小学的小朋友过来开展研学活动。" 有一次一下就来了 500 多人。" 金卓满说 , 培训和研学等已占到了营业收入的 1/3。

■金卓满为来自廉江市的基层农技人员进行培训。

改变经营思路 疫情期间 400 多亩蔬果没有滞销

别看现在经营得这么好 , 但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历史 , 金卓满仍 " 心有余悸 "。金卓满是一名退伍军人 , 回乡后曾在机关大院当一名工作人员。2015 年 , 热心的他通过电商行业帮助家乡后溪村一户农户走出了柑橘销售的困境。这让他发现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 与妻子商量后 , 金卓满带着带领果农、菜农共同富裕的信念 , 于 2016 年注册了金佳顺合作社。

由于当时实行单一的规模种植模式 ,2016 年、2017 年间合作社都遭遇了大亏损。" 当时一度都想放弃了。" 金卓满说 , 转机出现在一次培训上。

2018 年 , 金卓满来到广州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他学到了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回到汕头后 , 合作社大胆改革 , 成为当时汕头第一家规模化发展休闲农业的合作社。转变经营思路后 , 合作社开始有了利润。

为什么转变经营思路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 金卓满表示 , 主要有几大原因 :

首先是紧跟市场行情。以前种植面积太多 , 种 100 亩 , 如果仅能销售 70 亩 , 就会亏损。转变思路后 , 首先考虑销售能力 , 如一种蔬果能销售十亩的 , 就种八九亩 , 能销 20 亩的 , 就种十七八亩 , 保证都能卖掉。有了这样的经营思路 , 疫情发生后 , 这里的 400 多亩蔬果都没有滞销。

其次是多样化经营 , 农产品多点开花。农场的蔬果加起来有三十多个品种 , 游客不喜欢草莓 , 就摘小番茄 , 不喜欢小番茄还能摘青枣。不喜欢采摘的可以钓鱼 , 或者开展拓展活动。多样化的经营 , 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再次 , 通过微商和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方式广泛推广 , 打好品牌 , 所有蔬菜一斤 5 元 , 让顾客吃了之后能广泛认可。

虽然这两年有了利润 , 但金卓满表示 , 合作社五年内还不打算分红 , 而是继续投入。因为对未来 , 大家充满了信心 , 目前希望与村集体继续合作 , 流转更多的土地 , 集中再打造好另一个蔬菜基地。

集约化规模化

带动几十户贫困户一起致富

在大量的农村地区 , 耕地都分散掌握在农户手中。在金卓满看来 , 要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 这样的模式很难发展。只有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 , 实行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 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他介绍说 , 金佳顺合作社由后溪村的 150 户农户组建 , 只要是村里的农户 , 都能加入社员 , 可以土地入股 , 也可以资金入股 , 目前是后者居多。

一方面 , 合作社按每亩 650 元的价格统一跟后溪村租赁土地 , 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另一方面 , 统一规划 , 实行一农场一特色的方式 , 返租给人承包种植、经营。目前 , 合作社已发展了 20 多个家庭农场 , 种植了草莓、小番茄、青枣、香蕉、番石榴、火龙果、莲雾、各类蔬菜等 30 多个品种。其中合作社有 7 户贫困户在农场承包种植。金卓满说 , 如果是贫困户或者社员 , 返租土地都只需原价一亩 650 元 , 其他人员则按市场价。

今年 64 岁的彪叔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 承包了约五亩土地种植水果莲雾和韭菜、苦瓜、豆角、芥蓝等各种应季蔬菜。为了扶持他 , 合作社利用扶贫政策 , 给他免费搭建了四个大棚 , 并发了部分肥料。同时找来销售商直接到田头收走他的莲雾和部分蔬菜。彪叔告诉记者 , 目前不愁销路 , 经营得还可以 , 光莲雾这一块 , 去年就销售了一万多元。

■为了扶持彪叔 , 合作社利用扶贫政策 , 给他免费搭建了四个大棚 , 并发了部分肥料。

金佳顺合作社的成功引起了隆都镇的高度重视 ,2019 年、2020 年 , 隆都镇分两批跟金佳顺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 , 由金佳顺合作社共带动镇里 6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根据协议 , 合作社须无偿为这些贫困户提供种养栽培技术、疫情防治技术以及疫苗、消毒药物等物资 , 收成后要优先收购他们生产的农产品 , 帮忙解决他们的销售问题。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