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2-28
深晚报道 |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2025年深圳床位总数将达8.29万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27 日,2021 年深圳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深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 年,全市的政府卫生健康支出达到 440.5 亿元,增长 31.3%。

" 十四五 " 时期,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以打造健康中国 " 深圳样板 "、加快实现 " 病有良医 " 为总体目标,计划到 2025 年,全市床位总数达到 8.29 万张,医生总数达到 5.5 万人,三级医院总数达到 60 家,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深圳已为逾 70 万人

接种新冠疫苗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卫生系统构筑起守护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铜墙铁壁,为全市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现 " 双统筹、双胜利 " 作出了重要贡献。

深圳率先拉响疫情传播预警信号,率先发现湖北省以外首例确诊病例,率先公布确诊病例逗留过的小区或场所。

深圳保持了

社区传播零报告

院感事件零发生

特殊场所零感染

复工复产零发病

的成绩

疫情防控经验

获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介

去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经费标准提高到 125 元

2020 年

全市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提升

与此同时,深圳医疗卫生高地再上台阶:

新增床位 1.1 万张,新增医院 9 家;

出台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实施方案,国内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全面启用,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揭牌,广东省第七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PO)落户深圳;

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 22 个,推荐认定高层次人才 123 名。

基层医疗机构疾病筛查

和健康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0 年

深圳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巩固完善——

市 - 区协同推进区域综合医改三年行动计划

8 个区印发了区域综合医改实施方案

组建15 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

13 个医防融合项目组

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

疾病筛查和健康管理能力

此外,深圳持续推进基层医疗集团建设,在宝安区试点 " 三协同、双向转诊 ",初步实现医院与社康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双向转诊闭环。

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模式获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推荐介绍,入选深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实践案例社会建设类第一篇。

9 家医院试点住院按 DRG 医保付费,其余医院全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医疗设备批量集中采购,全年节余率达 18%。

深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

提高到 81.54 岁

全市规划建设 23 家区域医疗中心、21 家基层医疗集团,初步形成 " 顶天立地 " 的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深圳先后引进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名校名院集聚深圳办医办院,肿瘤、心血管病两个 " 国家队 " 来深建设高水平肿瘤医院、心血管医院,新增三甲医院 8 家、总数达到 18 家。5 家医院跻身 " 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 建设单位,12 个学科进入所在学科全国科技量值排名前 50 名。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参保人本市就诊率达 98.1%,肿瘤医院市外医保患者住院占比达 40%," 大病不出深圳 " 基本得到实现。

到 2025 年实现三个一流

打造六个样板

据了解," 十四五 " 期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以打造健康中国 " 深圳样板 "、加快实现 " 病有良医 " 为总体目标,以 " 扩容提质、争创一流、打造样板 " 为主线,以原特区外地区为重点,加快补齐卫生健康重大设施,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着力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科研能力,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计划到 2025 年,床位总数达到 8.29 万张,医生总数达到 5.5 万名,三级医院总数达到 60 家,三甲医院总数超过 26 家以上,社康机构总数达到 900 家以上,建成 2 家国内领先的重大疾病防治中心,争取全市有 3 家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实现三个一流

一流健康服务体系

一流健康城市

一流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

打造六个样板

健康 " 守门人 " 制度样板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样板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样板

医学科技创新样板

智慧健康服务样板

跨境医疗服务衔接样板

计划到 2025 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重点做好

" 1+10 " 方面工作

2021 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今年的重点工作是: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10 " 重点工作任务)。

" 1 " 一方面,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 10 " 另一方面,聚焦 " 推进两个高质量发展、构建四个新格局、实现四个全面提升 ",统筹抓好年度卫生健康 10 项重点工作。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

推进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新扩建医院 4 家,新增床位 1000 张以上,继续在人口密集公众场所安装 2000 台 AED;

构建健康深圳建设新格局,开展第三轮儿童青少年免费近视筛查,为全市 10 岁 ~17 岁在校学生实施免费脊柱侧弯筛查;

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新格局,引进不少于 10 个中医药高层次三名工程团队,设立 12 个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工作室;

构建卫生健康先行示范新格局,健全港澳居民跨境就医协同机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全科医生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先行先试港澳地区上市使用的药品;

构建智慧健康发展新格局,启动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立项,推动将全市所有医疗机构数据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全面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实施社康服务扩容提质计划,新增社区医院 5 家以上、社康机构 35 家以上,引进全科医生 500 名以上,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500 名以上;

全面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推动市第三人民医院 P3 实验室升级改造,争取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深圳;

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

全面提升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能力,持续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