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1
健康 | 我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纪录片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梁瑜报道 我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纪录片《让爱可及》在今年 " 国际罕见病日 " 发布。纪录片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携手诺华制药(中国)联合发布,讲述了多发性硬化患者瑶瑶(化名)确诊前四处奔波,找不到病因的无奈;确诊后的无助和绝望;以及在家人和病友的支持下重拾信心,积极投身患者组织,为更多病友呼吁呐喊。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未尽之需,以期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和认同,让更多患者有能力接受规范治疗,尽享自由人生,让爱可及。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攻击保护神经的髓鞘,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大多数患者在 20-40 岁出现首次症状,是造成青壮年神经功能残疾最常见原因之一。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治疗,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病程进展、髓鞘再生和修复作用减弱,患者或出现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变,残疾逐渐加重,认知功能下降。

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奕鸥女士表示,和其他罕见病患者一样,多发性硬化患者从就诊到治疗都面临了诸多困难。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公众走近多发性硬化患者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和支持。

我国目前约有 3 万多名像短片中瑶瑶那样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他们仍面临着疾病认知不足、确诊困难、经济负担重等困境。《2020 中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综合社会调查报告》显示,近 50%MS 患者曾被误诊,平均确诊时间长达 1 年;超过 43% 的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他人照顾,高达 88.5% 的人因患有多发性硬化而失业、失学。报告还显示,2018 年全年患者平均自费医疗支出超过 46000 元,占家庭年收入的 45% 以上,超出了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警戒线,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面临疾病和经济双重负担。

疾病修正治疗(DMT)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延缓残疾进展。在欧美,DMT 的使用率已超过 86%,我国目前使用率仅 10% 左右。调查报告显示,患者疾病意识的不足以及治疗费用较高是制约 DMT 使用最重要的原因。我国 MS 患者渴望通过规范治疗,让人生重回掌控。

得益于国家对罕见病的重视以及不断优化的医保政策,两款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创新药物捷灵亚(通用名:盐酸芬戈莫德胶囊)和万立能(通用名:西尼莫德片)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 年)》,提高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据悉,自 3 月 1 日起,随着医保落地执行,除了全国均可住院报销之外,患者可在北京、上海、福建、四川、辽宁、青海、吉林、重庆、黑龙江、贵州 10 个全省市及杭州、宁波、深圳、常州、苏州、济南、青岛、连云港 8 个地市实现门诊报销,各地市具体报销政策参见地方具体执行细则。江苏徐州、山东烟台已分别发文将捷灵亚、万立能纳入门诊按病种报销 / 国谈门诊保障用药,3 月 1 日执行。此外,患者还可凭处方在全国 15 个省市超过 200 家药房实现医保购药。

此外,中国最大的多发性硬化患者组织 " 多发性硬化之家 " 还计划推出 MS 关爱项目。项目包括线上疾病管理平台—— "MS 关爱家园 ",发布全国多发性硬化中心诊疗地图,帮助患者 " 第一时间 " 找到对口的医院和专家,缩短确诊周期,开展规范治疗;一站式提供各省市医保及患者援助项目信息,切实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丰富的疾病自测、科普、康复内容也将陆续上线。此外,多发性硬化之家还计划在全国开展多场线下病友交流会,通过病友间经历分享,帮助他们汲取更多生活的动力和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