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1
广州黄埔: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 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隆重开幕。

2020 年是 " 十三五 " 规划收官之年,黄埔区扎实推进 " 六稳 "" 六保 ",经济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2%,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财税总收入增长 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6%,出口总值增长 10.1%,商品销售总额等 7 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全市第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将达 5%

立足新发展阶段,黄埔区提出 " 十四五 "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实体经济得到新提升,改革开放取得新跨越,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治理效能达到新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7%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 1.4 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黄埔区提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 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 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2021 年,黄埔区将继续抓住科技创新这个 " 牛鼻子 ",持续提升科技引领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

推进人类细胞谱系、航空轮胎动力学、慧眼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设立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黄埔专项,推动西电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落地。与清华、北大、港大等顶尖院校共建高水平研究院集群,探索与广州大学城建立科研和产业化共同体。

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引贤聚才作用,力争集聚院士累计超 100 名,新增高层次人才 100 名以上。加快筹建广州交通大学,办好生物岛实验室黄埔学院等科研院校,全力推进隆平院士港建设,打造科技人才 " 黄埔军校 "。

强化有效投资拉动

大力推进 "866" 投资计划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 " 三驾马车 " 之一。2021 年,黄埔区将坚持超常规扩大有效投资,提升重大平台高度、项目投资力度、城市更新速度,以高质量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 四区四中心 " 提质升级。中新广州知识城高起点打造 " 一核两心多园 ",加快共建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广州科学城高标准建设 " 一核三区两轴 ",推进中国新材料 CID(中央创新区)、翟洞智能制造产业园、生物安全港等重点园区建设;黄埔港大力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促进航运服务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广州国际生物岛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持续打响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品牌。

今年,黄埔区 " 百大项目庆百年 " 行动进入冲锋阶段,全区将实现重点项目动工 100 个、投试产 60 个,全年引进优质产业项目 100 个,其中力争百亿级项目 5 个。同时,该区还提出 "866" 投资计划:2021 年知识城、城市更新、区属国企项目分别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0 亿元、600 亿元、600 亿元。

在城市更新方面,黄埔区将争创国家 " 三旧 " 改造改革创新试点,探索开展旧村改造房屋拆迁补偿行政裁决试点,坚决推进 66 条旧村拆迁攻坚,启动何棠下、庙头等 15 个项目改造,加快萝峰、茅岗等 23 个项目建设,建成中远海运大厦等 3 个项目,实现 " 首开区 " 全部动工,全年拆除旧房 1583 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 600 亿元。实施长洲等 4 个示范社区建设,开展黄船生活区等 17 个项目微改造。

此外,2021 年,黄埔区将继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推广实行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和服务。同时,探索 " 一张综合许可证 " 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需办理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并推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推动城市功能提升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黄埔区还会在实施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打造 " 最具幸福感城市 "。

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完善车路协同路网、智慧灯杆、智慧公交站等智能设施,大力推广自动驾驶汽车,探索构建自动驾驶载人飞机航线和无人机物流网络。同时推动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落地,推进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等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加快地铁 7 号线二期、5 号线东延段及有轨电车 2 号线建设,加快启动鱼珠、麻涌、化龙等隧道工程,畅通区内交通大动脉。

在教育领域,2021 年黄埔区将继续实施 " 建名校、引名师 " 工程,推进国际化、集团化办学。稳妥推进区管校聘、雇员制教职员、合作办学学校人员经费包干等改革试点,新增教师 800 名。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建公办中小学 5 所,新增学位 1.1 万个,新建幼儿园 5 所,新增学位 1700 个。

在公共卫生医疗领域,启动运营中大肿瘤医院等 3 家专科医院,重点推进知识城南方医院、广医附属妇幼医院等 7 家医院建设,推动省人民医院落地,新增医疗床位 1100 个。均衡布局全区医疗机构,推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等 4 家医院改造提升,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个。

文图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范敏玲 张成 贾自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