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02
深晚艺评 | 传统戏曲何以南国逢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这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当我步出深圳大剧院,久久沉浸在 "2021 深圳新春戏曲晚会 " 的绕梁余韵中,听着身旁散场观众们热烈的讨论声,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兴奋表情,此时一阵春风拂过我的脸,我想,在这个簇新的南国都市中,一度为存续而焦虑的传统戏曲之花,迎来了它应得的春天。

唱念做打,西皮二黄,一举手一投足流露出的 " 中国魅力 ",观众的声声叫好里透出的激赏和陶醉,都为这一连两场的 " 新春戏曲饕餮 " 做了成功的注解。大幕开启时,我往场内环视一圈,说是 " 座无虚席 " 毫不为过。事实上,早在几天前,就有不少同事朋友在彼此打听 " 怎样买到新春戏曲晚会的票 " 了。

柳绿花红,非一日之功。在深圳这座一向给人 " 年轻、时尚、现代化 " 印象的当代都市中,有着数百年文化积淀的戏曲如此受欢迎,离不开近年来这座城市对传统文化土壤的精心培育和悉心养护。单是岁末年初这两三个月时间,先是国家京剧院一团带来一连七场的 2020 福田区第三届京剧艺术节大飨戏迷,接着是豫剧名家李树建领衔的豫剧 " 忠孝节义 " 四部曲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和家国情怀,还有将戏曲名家名段汇于一炉的新春戏曲晚会令观众拍手叫绝。在作为中心城区的福田区大力推动下,正是这一茬又一茬的传统文化洗礼,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戏曲拥趸。正是他们对传统的仰慕,对经典的渴望,为戏曲在这座城市扎根进而繁茂提供了沃壤。

在观众席里如痴如醉、大声喝彩的,不仅是来深过年的父母长辈,更多的是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年轻人。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样的观众年龄结构在国内戏曲演出市场中是比较独特的,所以让孟广禄无比欣慰。" 文化是有长相的,每一张热爱戏曲的面孔都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

在节目的安排上,2021 深圳新春戏曲晚会更显独具匠心。第一篇章中选取的四部 " 旦角戏 ",多为梅兰芳等京剧泰斗在百年前就脍炙人口的老戏,对经典的致敬、对传统的回溯之意非常鲜明。第二篇章则把现代京剧中的经典唱段 " 一网打尽 ",富有浓浓的年代感,演唱的人却是活跃在当今菊坛的年青一代佼佼者,显示传统戏曲在当代后继有人,折射出希望之光。第三篇章则选取了 8 段在资深票友中颇有口碑的传统剧目名段,让大家过了一把十足的戏瘾,大有 " 听出耳油 " 之感。

令人惊喜莫名的是第四篇章,出自深圳本土的原创戏曲儿童剧《哪吒闹海新传》选场和京歌《追梦》,让人们发现原来在这座城市里还活跃着这么一批喜爱戏曲、身体力行的 " 戏曲接班人 ",还有那样一批敢于实践的耕耘者在深圳默默培育着戏曲这棵 " 老树 " 的新芽,令人为之感动。

这段特别的 " 加戏 ",也让我产生更为大胆的想法。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城市标杆,40 年沧桑巨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戏曲携传统之韵,唱今日传奇。有志者不妨创作一批反映当代波澜壮阔改革史的当代题材戏曲剧目,不仅为这座伟大的城市和这个伟大的时代立传,也为戏曲艺术的文化长廊再添新典范。

传统戏曲,南国逢春。国粹新生,花绽鹏城。福田作为首善之区,为文化国粹的兴盛提供了 " 首善之遇 "。戏曲艺术之花,必将在深圳这块土地上开得愈发娇艳生动!

(王俊)

作者简介:

王俊,资深撰稿人、文化评论员、词作者。福田区政协委员、福田区文化议员、福田区音乐家协会主席。 担任 " 音乐工程 "、" 鹏城歌飞扬 " 等重要原创音乐活动策划和评审。著有《飞歌 30 年:来自崛起之城的音乐报告》《歌声起处》 等,主编出版《读书温暖人生》等。 曾担任央视深圳春晚、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晚会等大型晚会总撰稿。参与策划歌曲《南方以南》《南方有座山》《湾区风来》等。创作有歌曲《和你一起盛开》《一路向南》《追寻》《相约》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