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3
努力推动广州文化广电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坚持守正创新 开启时代征程

今年春节黄金周 , 广州旅游收入和接待人次位居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首 , 充分体现了广州文旅业的蓬勃活力。广州已部署今年着力重点推进的十大工作任务。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旅游生活需要为目标 , 着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 推动文化旅游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旅游产业更加壮大、文化旅游市场更加畅旺 ,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

■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 红色展演月 " 推出百场精品剧目和惠民演出

十大工作任务中 , 首要任务是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 , 牢牢把握文化广电旅游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传承弘扬革命文化 , 持续擦亮广州红色文化品牌 , 广州今年计划举办 " 红色展演月 " 活动 , 拟推出百年百场精品剧目展演巡演、百年百场惠民演出、百年百件美术雕塑作品主题创作展览 , 同步推出博物馆系统十大精品展陈。

此外 , 以 5A 级景区标准 , 广州今年将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 ,7 月份之前完成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和广州起义纪念馆、农讲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改造和展陈提升工作 , 打造一批红色文化地标。

努力打造广州文艺高峰

今年 , 广州将进一步加强考古与历史研究 , 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推进海丝申遗工作。发挥永庆坊非遗街区的集聚效应 , 继续开展非遗 " 五进 " 活动 , 开发非遗旅游路线 , 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 促进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广州今年还将全力提升文艺创作品质 , 重点创排芭蕾舞剧《父辈的旗帜》、现代舞剧《龙舟》、话剧《粤商》等剧目 , 打造一批有时代气息、岭南风格、广州特色的文艺精品。大力推动文艺合作共赢 , 加强跟艺术名家合作 , 建立一批艺术名家工作室。

今年继续实施的《广州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 2020-2035 ) 》将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 丰富文化惠民服务供给 ,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继续推进 " 岭南之窗 "

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平台创新发展方面 , 广州今年将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 , 继续推进 " 岭南之窗 " 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长隆 " 粤文化 " 项目、广州北站免税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广州美术馆、文化馆、粤剧院、南汉二陵博物馆等市 " 攻城拔寨 " 项目 , 完成广州画院美术馆、广州话剧团小剧场装修工程。

在推进文化旅游领域数字化建设方面 , 打造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的新引擎。积极用好地方政务债券 , 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做优。通过支持中国 ( 广州 ) 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重点产业发展 , 构建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版权交易、产业交流等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今年将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在推进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方面 , 广州今年将深化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通过 " 广州欢迎您 " 主题活动 , 强化 " 广州过年 · 花城看花 " 春节旅游品牌 , 打造广式服务 " 口碑 "。为提升文化旅游消费品质 , 广州将创新文化旅游消费模式 , 打造文化旅游会展平台 , 深化文化旅游对外合作交流。

2020 年广州文旅大事记

" 文旅暖企 12 条 " 为企业纾困

市民文化季惠及千余万人次市民

在全国率先举办 " 广州欢迎您 " 文化旅游宣传系列活动、出台 " 广州文旅暖企 12 条 " 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举办广州市民文化季让 1100 万人次市民受惠 ……2020 年 , 文化广电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 以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为既定目标 , 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业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 , 各项工作和建设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0 年 , 是文化广电旅游系统奋力作为的一年。

聚力迎战抗 " 疫 " 大考 , 广州文化旅游系统有序组织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之初 , 在市层面成立了文化旅游防控组 , 制定印发 15 个工作指引 , 组织关停公共文化旅游场所 , 取消文化演出和展览活动 , 组织摸排从境外返回的旅游团组 , 妥善处置 " 世界梦号 " 邮轮疫情突发事件 , 协调设立首批定点接待酒店 , 全力做好涉外接待保障工作。

多措并举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 , 广州充分发挥文旅行业带动力大的作用。广州在全国率先举办 " 广州欢迎您 " 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 推出 50 余大项 1000 余子项活动 , 同步发放 3000 万元 " 文旅惠民消费券 ", 推出 100 个网红打卡点、100 线精品旅游线路 , 有效促进了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扎实做好 " 六稳 " 工作、落实 " 六保 " 任务 , 出台 " 广州文旅暖企 12 条 " 后 , 发放疫后专项扶持资金 , 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超 2 亿元 , 协调金融机构为文化旅游企业贷款 150 余亿元 , 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在互联网企业带动下恢复迅速 , 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 4000 亿元 , 发展态势进一步向好。

2020 年 , 是文化广电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一年。

后疫情时代 , 广州积极适应市民群众文化旅游消费方式的改变 , 不断转变思路、改革创新。

广州去年有序推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和广州起义纪念馆、农讲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改造提升。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广州制定实施了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 利用城市更新改造的机会 , 同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城布局。广州美术馆、文化馆、粤剧院等 " 攻城拔寨 " 项目稳步推进。8 个博物馆提升为国家级博物馆。

在努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方面 , 广州通过广泛开展 " 云旅游 "" 云展览 "" 云演出 " 等活动 , 举办非遗网上购物节 , 让市民群众 " 足不出户 " 享受文博大餐。精心组织的 " 羊城之夏 " 广州市民文化季 , 举办了各类赛事活动 1000 余场 , 受惠市民群众超过 1100 万人次。

广州的文艺精品在过去一年也扬名中外 : 杂技节目《升降软钢丝》荣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 , 电影《点点星光》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 , 话剧《花好月圆》获田汉戏剧奖 ,《海上来客》获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奖 ,《湿地的力量》等 5 部广播电视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奖励 , 粤剧《谯国夫人》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

2020 年 , 是文化广电旅游战线苦练内功的一年。

广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 守正创新、立破并举 , 补短板、强弱项 , 打基础、谋长远 , 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打造国家级产业平台方面 , 广州成功创建 " 中国 ( 广州 ) 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 "、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新举办 2020 年广州文交会 , 在全国率先举行文旅新业态成果展示会。

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方面 , 广州推进了 " 岭南之窗 " 广州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 融合片区内众多的文化资源 , 努力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 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成功促进九龙湖生态度假区、广州北站免税综合体等项目落地 , 极大地鼓舞了行业重振的信心。

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 , 西关永庆坊、石门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 ,4 个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广东温泉宾馆提升为四星级酒店。3 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3 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 个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