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3-06
守岛人石厚林:八年“种”出长江上的绿明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小时候,我们都住在岛上,白天在长江边游泳摸虾,晚上听着江声入睡。" 回忆起曾经的录安洲,63 岁的石厚林迅速变成了一位孩子,眼神里满是纯真。

△守岛人石厚林

录安洲是长江常州段唯一的一座江心洲岛,位于新北区春江街道,四面环水,岛上曾居住了 700 余户岛民,2006 年集体搬迁 " 上岸 " 住进社区。2013 年,不忍看到昔日家园荒芜,时任录安洲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厚林扛起锄头,带领村民返岛种树。

△重回绿色的录安洲

八年的汗水,石厚林和村民们将荒岛换了人间,录安洲出现了一片片树林,种植绿化近 500 亩,在航拍镜头下,小岛犹如长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植树 8 年,录安洲换了人间

当长江从唐古拉山喷涌而出时,泥沙也随着江水一路向东,下游流速变缓,泥沙堆积,便在常州长江段形成了录安洲。由于土壤肥沃,迁来大量岛民,最多时有 15 个村民小组,村民 740 多户、2800 多人。

△长江常州段

2006 年是录安洲发展中最关键一个节点,村民整体搬迁上岸,住进 10 公里外漂亮舒适的安置房,身份也由村民变为了居民。

但令石厚林心疼的一幕发生了,由于岛上无人居住,曾经的家园变成了一片荒地," 杂草比人高,地上堆满了拆迁后的建筑垃圾 "。

" 当时我内心很着急,作为农民,见不得这么好的土地浪费,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更舍不得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荒凉。" 石厚林告诉记者,自己在那几年经常睡不着觉,感觉责任在肩。

△录安洲

2013 年,作为时任录安洲社区党总支书记的石厚林 " 坐不住了 ",他向上级部门申请,能否回岛开荒种树。得到许可后,录安洲迅速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金进行投资,在昔日的家园上植树造林、生态覆绿。

清理建筑垃圾、整理土地、选购树苗、挖土种树、幼苗管理 …… 相比较在山林种树,录安洲的种植工作要更为艰苦。

" 他经常早出晚归,周末也不休息,夏季遇到下大雨就睡在岛上,半夜要起床看沟渠的水位。" 妻子刘明女最清楚石厚林的艰辛,她说种树这几年,丈夫的皱纹、白发越来越多。

△守岛人石厚林

石厚林老搭档徐斌说,在岛上干活,被江风一吹,皮肤就会变得非常黑,"7、8 月,石厚林会特别显眼,黑得像木炭。"

八年的付出终于有了效果,曾一度杂乱荒芜的数百亩土地重回绿色。在无人机的镜头中,石厚林种下的海棠、樱花、紫薇、桂花、石楠等 4 万多株苗木整整齐齐,近 500 亩种植绿化,成为长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护岛 36年,筑起防洪安全线

石厚林如一个谜,许多人都对他的选择不解:上岸住进社区过上城里人生活,是许多人毕生的梦想,为何他不选择悠闲的社区生活,而是重返录安洲干起种树的苦活?

但对于熟知石厚林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这位倔强的同志、退伍军人、有着 39 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已经守护录安洲 36 年。

△石厚林的退伍军人证明

石厚林从小喜欢军人,1979 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

" 工程兵的任务是打坑道、搬石头,哪里需要建设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石厚林说,在部队锤炼了五年,不仅练就了自己的本领,更锤炼了自己不畏风险保家卫国的精神。

1984 年,石厚林退伍回到家乡,最初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国企拆船厂。成为城市职工是当时村里年轻人的主流追求,拥有五年军龄的石厚林在拆船厂已经是生产科长,本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他的追求是 " 为村民服务 "。

" 在拆船厂干了半年,我就选择回村了,现在的年轻人多数理解不了,但我们这一代人追求都很纯粹。" 石厚林告诉记者。

1985 年,回到村里工作的石厚林,成为了一名 " 职业护岛人 ":每年夏季长江入汛,录安洲就面临防洪抢险的艰巨任务。1997 年 7 月,录安洲新圩北侧坍方,江堤也坍了一半,市防汛指挥部连夜调来三千多吨石料抢险。由于潮水涨落的原因,石料有一半抛不到位置,面对汹涌的江浪随时都有破堤危险。

千钧一发之际,石厚林和村主任主动带头下江 " 摸石头 " ——在抛石地段把石头放到指定位置,从凌晨 3 点一直 " 摸 " 到下午 2 点,终于守住了江堤,护住了家园。

△守岛人石厚林

" 在防汛抢险中,这样的情况已不足为奇,在长江抛石施工时遇到风浪,一整天一顿饭不吃是经常发生的。" 石厚林说,从未想过是否会被江水冲走," 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除了紧急时刻的防汛抢险,修筑堤坝是更为常态的工作。除了走上堤坝工地出力,石厚林还负责协助村委主任做好江堤培修的土方测量计算质量验收,用工程兵期间学到的知识技术为村庄建设保护屏障。

站在岸边的堤坝上,石厚林说,二十年前这里只有 7.5 米,在我们村民的不断修建下,现在有 9.5 米,2020 年的夏季汛期都非常安全,真正完成了堤坝防洪的百年大计。

壮大集体经济," 一个都不落下 "

" 你们别看这树现在这么小,明年春天就能长到 1 米,后年就能上市了。" 在林地里,石厚林指着刚栽进去的小树苗告诉记者,种树不仅让录安洲变绿变美,让长江生态环境变好,其实他心底还有一个 " 小算盘 "。

△守岛人石厚林

这个 " 小算盘 " 与录安洲社区家家户户有关,尤其是落在后面的困难家庭。

石厚林说,当初决定回岛种树,除了心疼土地荒芜,他希望通过这片林子发展壮大录安洲社区的集体经济,让村子能有自我造血功能。

" 种树虽然很辛苦,但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位,我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石厚林说,村集体经济有实力了,能让村里一个都不会落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厚林和村民们种的海棠、樱花、紫薇、桂花等十多个品种的花卉苗木大受市场欢迎,积累了口碑,很多顾客直接来岛上选苗预定。2019 年,合作社的花木收入超过了 100 万元,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依然达到 60 多万元。

石厚林最终目的不在赚钱,村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他的愿望。录安洲社区的居民告诉记者,在种树这些年,石厚林一直只拿村党支部书记一份工资,他开车在社区和岛上来来回回,从未找合作社报销过一分油钱。

" 我们每年都会拿一部分钱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家庭。" 石厚林对记者表示,过去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邻居,谁家有困难,都是相互帮助,尤其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患病家庭,只有村集体有了收入,我们才可以帮助到他们。

" 愿做一辈子的守岛人 "

" 守岛人 " 是村民送给石厚林的称呼,大家被他一辈子守护录安洲事迹所感动。

石厚林却十分谦虚,他告诉记者," 我在录安洲做的事都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也是一名村委书记的本职工作。"

△重回绿色的录安洲

但能用数十年来守护一座岛,石厚林坦言他深受老领导周纪龙的影响。周纪龙也曾是录安洲社区党总支书记,一生在基层奉献,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帮助 280 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辅助性就业。

" 周老书记就是我的榜样,一直引导我把村里大事小事做好,让党的政策惠及每一个居民,做一位合格的书记。" 石厚林说。

△守岛人石厚林

2019 年 10 月,石厚林退休,他选择了回到岛上播种新绿,每天俯下身子贴在泥土里查看每一株幼苗。

令石厚林欣慰的是,他的精神也被年轻一代传承,90 后岛民接过了他的接力棒——陈晨是录安洲社区主任,2019 年成为录安洲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一边做好基层治理,一边用实际行动保护长江生态,继续守护家园。

△石厚林曾获得的荣誉

" 他几十年如一日,从守岛人、绿岛人到护岛人,在长江大保护过程中,要发扬这种坚持不懈奉献的精神,共同来建设更好更美丽的长江。" 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新北区委常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孙泽阳对记者表示,石厚林是一位平凡英雄,他用一生的默默付出守护了录安洲,保护了母亲河长江,值得全社会来学习。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熊平平 李梦雅 / 文 顾闻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