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3
预防听力障碍专家:年轻人不要长时间配戴耳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听力问题不止是老年人要面对的问题,年轻人甚至是幼儿也会因为环境噪音、长时间带耳机、熬夜等导致听力减退。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 4.66 亿人有听力障碍,其中 3,400 万是儿童,据估计,到 2050 年,将有超过 9 亿人的听力丧失。

听力障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增加患上痴呆、抑郁等风险,儿童听力损失更是会影响孩子一生幸福。3 月 3 日上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广州市大元帅府广场组织开展了义诊。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邓海燕指出,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临床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 5 种:轻度(听阈 26~40 dB HL):听低声谈话有困难;中度(听阈 41~55 dB HL):听一般谈话有困难;中重度(听阈 56~70dB HL): 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重度(听阈 71~ 90 dB HL):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极重度(听阈 90 dB HL 以上):耳旁大声呼唤都听不清。

听力障碍怎样治疗?针对不同的听力障碍,治疗方法也不同。传导性耳聋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外、中耳畸形、各种压迫咽鼓管疾病、耳外伤均可通过不同的手术方法使听力恢复。外中耳畸形患儿也可考虑骨导助听器或振动声桥和骨锚式助听器。其中,如果是各种炎症所致的传导性耳聋,主要以抗菌素为主,可以通过静脉点滴或局部滴药,使炎症消退,也可应用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减少渗出,使听力尽快恢复。

感音神经性耳聋,在排除或治疗原发疾病时多用药物治疗,尽可能及早选用可扩张内耳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糖皮质激素、B 族维生素、能量合剂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抗病毒及抗细菌药物。

如果听力损失程度 ≤80dB 的患儿,医生建议选配助听器,并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是目前帮助重度及极重度聋人获得听力,获得或保持言语功能的良好工具。听力损失程度 >80dB 的患儿建议人工耳蜗植入,并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而针对混合性耳聋的患者,先行中耳治疗,若效果不佳,可考虑选配助听器,并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那么,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于超生指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少去噪音大的地方如 KTV、舞厅等;年轻人不要长时间配戴耳机,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备孕前夫妻双方进行基因筛查,或者孕期羊水筛查;注意用药,避免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应用耳毒性药物;减少不正确的挖耳次数或避免挖耳,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耳道或者鼓膜损伤,引起耳道炎、鼓膜炎,进而影响听力;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

值得一提的是,耳朵起红点发痒还溃烂、黄色结痂、脱屑等,很可能是外耳湿疹,一般好发于 2-3 岁有先天性过敏体质的婴幼儿," 这累患儿及时医治病情可以得以控制,但临床发现,由于部分患者或患儿家长不重视,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出现外耳感染、狭窄、畸形、甚至听力下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李军政提醒,患者如出现耳廓、耳等处出现多形性,且伴有瘙痒和渗出液的皮疹,要及时就医,特别是出现耳周围淋巴结肿大,更要引起重视。可首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可以到皮肤科或儿科就诊。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宋琳 胡颖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