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 "《方案》")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 2021 年 2 号文正式印发。《方案》提出,进一步提升穗港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着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强化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培育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放发展新优势,加快推动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
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范围包括广州开发区西区、云埔工业区及相邻的城市社区,北至广园东路—开源大道、南至珠江、西至广州绕城高速、东至黄埔区界,总面积 56.39 平方公里。
《方案》为穗港智造合作区规划了短期和远期两大发展目标。2022 年,穗港两地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充分对接,合作区智能制造业与香港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先进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到 2035 年,合作区将与香港及国际规则体系全面接轨,形成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全球先进行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穗港智造合作区 " 转型升级 "
广州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所在的区域,是广州开发区的起步区,也是广州市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
这里还有穗港合作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 " 见证者 " —— " 穗港码头 "。1997 年元旦,穗港码头正式通航,从广州黄埔沿珠江乘船 90 分钟可到香港中港城,每日两进两出 4 个航班,广州与香港之间往来十分便捷。
广州开发区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发展机遇,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 " 再工业化 ",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于 2019 年 5 月 28 日启动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
在此过程中,穗港码头也迎来 " 新生 "。作为穗港码头 2.0 版标志项目,穗港城即将在穗港码头原址建成,该项目包括穗港澳出入境大楼、穗港澳游艇自由行码头、穗港澳直升机客运站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将打造成为对接香港尖沙咀中港城的高端商贸口岸。目前,穗港澳直升机客运站已投入使用,穗港澳跨境直升机航线已试运营,可实现广州飞港澳只需 30 分钟。穗港澳出入境大楼以及游艇自由行码头也正全速建设,将开通广州至香港尖沙咀、香港机场、澳门机场的水上客运航线。
打造离岸 " 再工业化 " 新空间
擦亮 " 黄埔智造 " 品牌
此次推出的《方案》明确了合作区的四大定位,首要定位就是 " 打造智能制造合作新空间 ",提出离岸 " 再工业化 " 的新空间新模式,这将有效解决香港缺少工业用地的问题,支持港澳投资企业就地智能化转型,实现香港科技创新优势和广州先进制造业优势的叠加,促进香港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孵化,合力擦亮 " 黄埔智造 " 品牌。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过程中,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大力实施 " 工业上楼 ",规划建设 " 摩天工坊 ",打破传统封闭式工业厂区围墙,将轻工业融入混合功能的城市开发,集工业智造、企业总部、共享办公、科研展示空间、商业配套等为一体,打造智能化办公环境、垂直多层次的活动平台、多样化工业空间。
下一步,合作区还将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 " 上云上平台 ",建设一批智能车间诊断、示范智能车间、示范智能工厂。大力引进国际智能制造重大合作项目,推动区内企业大力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规则对接、协同创新、互联互通
全方位推动穗港两地合作
5000 余字的《方案》," 合作 " 提到 67 次,这意味着在穗港智造合作区,合作将是 " 主旋律 "。
合作区正携手香港建立合作新机制,探索在营商环境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先进规则对接。例如,率先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购房政策,推出一批服务港澳青年的人才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住房;按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试点公职人员岗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探索通过特聘雇员方式引进港澳高层次人才。
据了解,合作区将致力于加快推动穗港科技协同创新。加快合作区内科技企业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中心、科技创新成果共享中心等,促进创新生态链互补,强化对合作区内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加快设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鼓励香港私募基金向合作区内创新型科技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二次专利许可交易模式。
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钟燚 段小沛 胡明星 李剑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