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罗湖区教育局教科院在总结以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由局长殷刚牵头,通过设立《数字化 " 思乐课堂 " 的构建与区域性推进研究》专项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解决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笋岗中学积极响应,快速行动,申请成为了课题实验学校,下设四个子课题立项。
3 月 2 日下午,深圳市笋岗中学成功举行了数字化 " 思乐课堂 " 课题开题报告会暨学习研讨会。
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政涛,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均,罗湖区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中心主任闫璟,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刘春明等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辖区兄弟学校与罗湖区 " 思乐课堂 " 实验校的领导和老师们。
课题报告会由笋岗中学校长欧阳普全主持,课题主持人依次做开题报告。教务处副主任张琳做了主课题《基于 " 学生—学习中心 " 的数字化 " 思乐课堂 " 课改路径探究》的课题报告,江甦老师带来了子课题《基于 12Xue 智慧教育系统的语文分层教学与实践研究》的课题报告,明嘉慧老师分享了子课题《以学生思辨为主体的初中地理数字化 " 思乐课堂 " 模式探究研讨活动》的课题报告。
专家们高度评价学校的开题会:" 把区级课题开题开出了国家级课题的水准 "。罗湖区教科院教科中心主任闫璟肯定了笋岗中学的开题报告会,把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紧密结合,高效又有针对性。她就开题报告的文本规范性做了指导,点赞开题报告的规范性强、内容清晰。罗湖区教科院教研员刘春明肯定了笋岗中学的科研传统和氛围,就区数字化 " 思乐课堂 " 的内涵与外延做了阐述,让在场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课题,更好的明确课题方向。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李均教授认为,笋岗中学课题研究务实有意义,学校教研有基础。李均教授建议:聚焦问题要更具体,要加强对本校学生的行为研究,关注研究目标和问题解决中的矛盾。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政涛分享了独特的参会感受。他站在理论高度分享对本课题的理解,贡献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微讲座。李政涛对 " 数字化 "" 思 "" 乐 "" 课堂 " 四个关键词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参会的课题组老师们深受启发。
他对开题报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站高课题立意,对标国家最新发展方向;加强 " 融合 " 路径的探索;让课题研究实现日常化,做到教学日常化和教研日常化;把握前沿、站在前沿、引领前沿。李政涛对本课题的研究前景充满信心,希望笋岗中学能够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呈现典型案例,贡献笋中经验。
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就本次课题的价值和意义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课堂要发生改变,要有抓手和主线,从课题入手,做具体的实事,深入课堂探索改革,推动教师教学动力,区域性推进,从根本上提升罗湖区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希望课题研究过程要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让课题研究走得更远。
最后,欧阳普全表示,作为学校课题总负责人,将会督促课题组落实各位领导、专家的指导意见,扎实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支持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和所需经费的保障。笋中人定会以今天的开题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力争做到把每一项课题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作为学生成长的第一推动力,将团结带领全体笋中人,对标示范定位,深化罗湖教改,抓住学校转型契机,以 " 闯 " 的精神、" 创 " 的劲头、" 干 " 的作风,奋力谱写笋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陆敏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