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04
曾志燎和野生动物的那些事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曾志燎的开场白

谁都知道,好朋友见面会握手、拥抱,但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知道,如果一只野生动物想跟人类示好,会采取什么方式。

不过,这个问题难不住曾志燎。

▲曾志燎在给非洲灰鹦鹉喂食。

刚刚走进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金刚鹦鹉笼舍,一只五彩金刚鹦鹉就凑了上来,用巨大的鸟喙叼住了曾志燎的鞋尖。毕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尽管隔着雨鞋,鸟喙的力量传递到脚趾上以后,依然让曾志燎皱了皱眉头。疼是必须的,不过他不能喊,更不能跳起来挣脱,因为他知道这是五彩金刚鹦鹉在跟他套近乎。他只能一边忍着,一边面对镜头挤出一丝有些尴尬的笑容。

▲ " 我就是想尝尝曾志燎同志的大拇指是什么味道。"

你那时要是在现场,绝对可以立即明白什么是 " 痛并快乐着 "。

▲好奇地盯着镜头的蓝顶亚马逊鹦鹉。

和野生动物打了 8 年的交道,曾志燎已经和普通人有了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在他眼里,那些来到这里的野生动物其实都是落难者——要么是受了伤,要么是生了病,要么是被人非法走私入境。总之,曾志燎的工作就是代表人类去完成某种救赎,并且尽量让更多的人明白,这种救赎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参与。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助的裸眼小葵花鹦鹉。

今年 2 月下旬,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耳鸢不小心一头撞在了一栋大楼的玻璃幕墙上,直接把自己撞晕了过去,然后重重地摔倒了地面上。好心的深圳市民发现后,把这只 " 小可怜 " 送到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曾志燎见到它时,它羽毛散乱、紧闭双眼一动不动,嘴角还有血迹,完全没有了 " 空中霸主 " 的神气。

经过认真检查,曾志燎发现这只黑耳鸢幸好没有内伤,它不反抗挣扎仅仅是出于本能——猛禽在正常情况下见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逃跑,逃无可逃时可能会发起攻击,如果受伤被人抓到以后还会 " 装死 ",然后伺机寻找逃跑的机会。当然,黑耳鸢的这些 " 小九九 " 对曾志燎来说完全是 " 小儿科 ",曾志燎很快给它戴上了专用头套,遮挡住它的眼睛,它立即明白自己遇到了 " 高手 ",只好老老实实地配合治疗。十几天过后,它的伤情已经痊愈,曾志燎开始准备重新让它回归野外了。

曾志燎知道,所有的猛禽都是国家二级及以上保护动物,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每一只猛禽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家就是天空和大自然,只有当它们回归自然,动物救护才有实际意义。

人物简介

曾志燎,河源人。兽医硕士、高级兽医师。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监测部业务组组长。

▲曾志燎在田头山放归凤头鹰。

精彩记忆

2017 年 12 月 20 日,在蛇口山上成功救助一条体重 40 公斤、身长 3.6 米的蟒蛇(当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创下目前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助过的最大蟒蛇纪录。这条大蟒最后在大鹏半岛保护区重新放归野外。

▲在蛇口山救获的蟒蛇。

职业成就

在 8 年救助野生动物工作生涯中,共参与救护野生动物活体 31849 只 / 条,治愈放归 4287 只 / 条,救助了大量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并为森林公安等执法部门开展野生动物执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心于 2017 年被评为 "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2018 年被评为 " 市自然教育中心 ",2020 年被评为 "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

▲放归普通鵟。

工作感悟

人类的命运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有人破坏就要有人保护,我坚持这份职业,是因为我认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是值得付出一生而奋斗的事情。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文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