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3-04
从乡村少年到“数学皇帝”:丘成桐亲述自传《我的几何人生》新书上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2021 年春,清华大学发布了 " 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宣布即将面向全球招收初高中的数学天才少年,培养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无需高考,直接入学清华 " 的培养计划,引发了广泛热议。作为该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当代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成为焦点人物。

近日,丘成桐唯一自传《我的几何人生》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到举世瞩目的 " 数学皇帝 ",他如何克服万难、不断挑战人类智慧极限?为了发展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关注和支持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我的几何人生》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 " 最强大脑 ",一位顶尖科学家复杂而迷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不愿被称作 " 天才 " 的天才人生,以及他所面对的荣誉与挑战。

人生最大的荣耀

乃是屡败屡战

丘成桐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1949 年,他出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书香世家,同年随父母移居香港。父亲丘镇英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后在香港崇基书院担任哲学教授。母亲梁若琳是梅城最后一位秀才梁伯聪之女,是一位温婉而坚毅的传统中国女性。

童年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在父母的庇荫下,他也曾是不知愁滋味的小小少年,和小伙伴们奔跑在乡野,为学不好英语而苦恼。

十四岁时,父亲遽然辞世,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摆在他面前的,是愈加贫寒的生活,以及一大家人的悲痛。柔弱的母亲坚强地站了出来,日夜操劳,扛下整个家庭的重担,保证幼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年少的孩子一夜长大,开始一边勤力打工、一边拼命学习,逐渐展现出对数学的非凡天才。在良师益友萨拉夫等人的指引下,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国青年,凭借惊人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开启了一段惊人的奋进之旅。

二十岁,他远渡重洋,克服文化休克、英语口音过重等重重障碍,短短两年后即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二十七岁,经过数年的艰辛研究、屡败屡进,他最终破解顶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引起世界数学界的巨大轰动;三十岁,他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三十三岁,他荣获 " 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 ——菲尔兹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数学家;三十八岁,他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这已是他第三次收到哈佛的邀请。

2018 年,丘成桐荣获马塞尔 • 格罗斯曼奖,这是该物理大奖首次颁给华人数学家。自此,丘成桐也成为世界唯一一位包揽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马塞尔 • 格罗斯曼奖四项大奖的科学家。

一个科学巨人之所以能够站在高峰之巅,一定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漫长而艰难的攀登。" 有人说我在解决数学难题时会展示出惊人的坚毅,我相信这部分应继承自母亲。就算在最艰难的岁月之中,她仍然激励我努力读书。" 丘成桐在书中深情回顾了家庭给予自己的支持,并谈到对 " 天才 " 的看法:" 我其实并不喜欢‘天才’这一说法。我所相信的,乃是坚持的力量;人生最大的荣耀,乃是屡败屡战。"

梦想是帮助中国

成为真正的数学强国

虽然在青年时代离开了祖国,但是几十年来,丘成桐从未放弃对祖国的眷恋,对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关心。

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依然继续进行着大量繁杂艰深的研究工作,坚韧、坚持、锲而不舍,不断取得新成就。尤其令人尊敬的是,他发起了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多项科学竞赛,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主持和创立数学研究中心,致力于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培养新一代人才。

《我的几何人生》中收录了丘成桐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成立典礼上的讲话,他说:" 数学家盼望的不是万两黄金,也不是千秋霸业,毕竟这些都会成为灰烬。我们追求的是永恒的真理,我们热爱的是理论和方程。它比诗章还要华美动人,因为当真理赤裸裸呈现时,所有颂词都变得渺小;它可以富国强兵,因为它是所有应用科学的源泉;它可以安邦定国,因为它可以规划现代社会的经络。"

丘成桐在书中表明心迹:" 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科技。21 世纪应当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代,我要为中国数学教育服务,帮助中国成为数学强国。"

《纽约时报》在题为 " 数学皇帝 " 的丘成桐人物专稿中这样写道:"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结合获得成功,最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