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总参保人数达 335.06 万,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位居全省第二。
2020 年:医保基金实现累计结余平稳可控
据了解,去年,市医保中心第一时间向定点医疗机构分三次拨付医保基金 3330 万元,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市财政拨付 500 万元用于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个人支付费用。共为全市 22159 户企业减征 2 至 6 月份单位应缴基本医保费用 7.3 亿元,为 2587 户企业合计退回 2 月份已缴费用 6619.4 万元,为 24 户企业办理延期缓缴 251.6 万元。12 月份起临时将医用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纳入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建档立卡人口参保实现 " 全覆盖、全资助、全享受 ",市域内有住院条件的乡级及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 " 一站式 " 结算。
2020 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54.7 亿元,支出 41.1 亿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 23.8 亿元,支出 20.8 亿元;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17.2 亿元,支出 14.4 亿元。医保基金实现累计结余平稳可控,按照 "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 原则稳健运行。
全市总参保人数达 335.06 万,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126.7 万人,参保人数达到上年度的 117.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208.36 万人,参保人数达到上年度的 100.07%,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情况位居全省第二,城关区、西固区、红古区、兰州新区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完成情况稳居全省前 10,参保人数均超过了上一年度。
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目前全市激活医保电子凭证 80 余万人,日结算次数在 7000 次左右,接入定点药店 1253 家,接入定点医疗机构 124 家,推广使用情况在全省领先。全市医保信息系统升级迁移工作顺利完成。大型综合医院和零售药店的月度结算时间分别由原来的 5 小时和 20 分钟缩短到 8 分钟和 2 分钟。
2021 年:探索实施医保业务 " 同城通办 "
今年市医保局将健全筹资和待遇运行机制。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基金支付项目和标准。根据省医保局统一部署,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方式。根据国家及省医保局统一安排部署,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政策及医疗救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全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推行在总额预算管理下的,按病种、按项目、按床日付费的多元化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照省上安排部署,积极开展落实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日间手术和日间诊疗费用结算工作。落实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国家和省医保局调整意见,落实将治疗性医疗机构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相关工作。
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捷化。加快推进各类人群参保、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和结算等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探索实施医保业务 " 同城通办 ",配合省级医保部门逐步实现省内和跨省普通门诊、特殊疾病长期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和明确诊疗规范的日间治疗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 / 图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