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举行万亿制造和科技创新大会。来自区内 200 多家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及机构的企业家齐聚一堂,回顾 " 十三五 " 期间黄埔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在 " 十四五 " 期间推动全区向制造强区、科技强区加速迈进。
" 十四五 " 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提出,突出从 0 到 1 的原始创新,到 2025 年建成 "1+1+3+N" 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突破 5%,促进从 1 到 N 的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年均工业产值增加 1000 亿元,到 2025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 1.4 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 1500 家。
筑基:构建万亿制造 " 四梁八柱 "
迈进 " 十四五 " 新发展阶段,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实施 " 万亿制造 " 计划——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 1 个三千亿级,以汽车制造、新材料为主的 2 个两千亿级,以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健康食品为主的 4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向制造强区、科技强区加速迈进。
以大产业大项目为牵引,该区构建起支撑万亿制造的 " 四梁八柱 "。一方面,强化空间资源、创新引领、数字转型、品牌质量等四大体系建设,扛起万亿制造 " 大梁 ";另一方面,重点聚焦生物科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制造、新材料、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美妆大健康等 8 大产业,建设万亿产业集群,筑牢万亿制造 " 顶梁柱 "。
8 个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带动产业链,形成了 8 个产业高峰。在生物科技领域,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项目以高效 " 黄埔速度 " 构建生物医药大规模自主生产能力;在集成电路领域,粤芯、高云、兴森快捷等龙头企业正发挥带动作用,打造大湾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在智能汽车领域,以广本、小鹏、百度阿波罗等项目为牵引,抢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高地 ……
强链:创建黄埔 " 双链制 "
要形成万亿级产业强大的 " 集聚力 ",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是基础,增强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本土化、创新链自主化是关键。
今年 1 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提 " 链长制 ",加速全产业链升级。对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创建 " 双链制 ",实行 " 双链 " 互动、" 双链 " 驱动,大力推行 " 六个一 " 工作机制。
由一名区领导 " 挂帅 " 链长,协调产业链上下游各种矛盾和困难的化解、企业的帮扶、市场的需求拉动、要素的保障;由一个龙头企业担任链主,加快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同时,建立一个产业链联盟,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推出一张产业链架构图,全程掌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最大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负担;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围绕产业链痛点堵点,出台 " 硬核 " 支持措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政策体系。
强核:" 制造大区 " 迈向 " 创造强区 "
" 十四五 " 期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全面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加快建设 "1+1+3+N" 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以呼吸领域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重点在人机融合、集成电路、纳米科技、生物安全、干细胞、基因等前沿领域科技攻关,攻克一批 " 卡脖子 " 技术,努力形成一批 " 从 0 到 1" 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同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 " 最后一公里 ",推动 " 制造大区 " 向 " 创造强区 " 加速迈进。
强企:2025 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 100 家
当天大会对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 223 家 2020 年度先进制造业经营贡献突出企业,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 15 家 2020 年度先进制造业成长壮大企业,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30 家 2020 年度研发投入重点单位,以及 20 位 2020 年度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进行了表扬通报,并向相关企业代表、领军人才颁奖。
该区将加大对现有 238 家 " 两高四新 " 企业和 68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实现 " 十四五 " 单项冠军和 " 小巨人 " 数量倍增,达 25 个,打造 " 质量黄埔 " 品牌。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到 2025 年,力争新增 1 家产值 1000 亿级企业,2 家 500 亿级企业,10 家百亿级企业,制造业上市企业突破 100 家。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李小萌 通讯员 范敏玲 钟飞兴 张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