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06
“春之歌·百年回响——甄建仪、傅郁云画展”在万木草堂启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万木草堂馆长王煦童、画家甄建仪、傅郁云介绍展览内容。

文物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让文物活起来,也让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丰盈起来。3 月 6 日," 春之歌 · 百年回响——甄建仪、傅郁云画展 " 在万木草堂启幕,打开万木草堂四季歌的第一个章节。画作无声,意境之生机勃勃胜有声,升级为 "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的万木草堂,宣布将以全新理念演绎文物活化与文化传承,促进 " 老城市新活力 ",探索 " 出新出彩 " 微样本。

万木草堂,是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一百多年以前,学术源流、历史得失、中外思想甚至体育教育与音乐启蒙,在这里萌芽或茁壮成长。在此讲学的康有为曾写下让人激动万分的诗句:" 万木森森万玉鸣,只鳞片羽万人惊。更将散布人间世,化身万亿发光明。" 将 " 春 " 的气息散播出去,唱响 " 春之歌 "。今天的万木草堂依然延续着教育为上的理念,一年中艺术与思想的碰撞不断。同是人民教师的两位画家,以文化隔空扣响历史联结,唱响新时代 " 春之歌 "。

■游客参观展览。

据介绍,甄建仪从事美术教育多年,其作品充满人文情怀和个性追求。去年疫情期间,她在广东四会的山上隐居,闭关修炼半年," 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释放自我,感悟生命,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让精神升华,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诗和远方》系列水彩画由此诞生。"

傅郁云又名清河郁云,为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其绘画构建了一个内在精神世界和桃花源境,展现女性画家的温柔细腻,从她笔下的猫,可窥见其对生命的热忱与呵护。" 这次我一共展出 18 幅有关猫的作品,有具像写实的,有抽象简约的,也有装饰性的,全是因发自内心地对猫的热爱而创作。"

她们的画作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回归生命的质朴与纯真,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融汇成画作的生命力,独具风格。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文艺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释之与万木草堂馆长王煦童吟诵春之诗词。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文艺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释之为画展撰写前言,他写道:"《尔雅 · 释天》云:春者,天之和也。两位画家也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置身在全社会共同唱响春之歌的大旋律中,用自己的画笔,自己的生命感悟,去讴歌大自然的春天、生命的春天,以及这个社会所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春天!"

开幕式现场,一众嘉宾还通过乐队演奏、诗歌朗诵、清唱、汉服写生等表达 " 春天 ",与画里的 " 春之歌 " 动静结合,一呼一应。

■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

一百多年间,万木草堂在时代的风雨中屹立不倒," 康梁 " 文化、爱国精神、创新思想,历久弥新,代代延续,成为一座城市深厚的记忆。万木草堂馆长王煦童表示,在越秀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万木草堂一直坚持保护与活化同步,今年是万木草堂开启新征程之年。"2012 年,万木草堂被认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 年年底,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年春秋变幻,万木草堂在闹市中默默坚守文化传承的责任,与大家一起托举‘春风化雨’的力量。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万木草堂今年将唱响四季赞歌,致敬‘百年回响’,进一步探索文物活化之路,为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出一个微样板。" 王煦童说。

据悉, 展览将持续到今年 4 月 6 日。

■文 /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图 /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