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06
深晚报道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多个重点专科水平全国领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经过 40 多年发展,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发展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以诊治妇产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为重点的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在 "2020 中国医院竞争力 " 排名中,该院进入首届全国 " 妇产医院 50 强 " 榜单,位列第 28 位。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致力于提供一流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姚吉龙表示,2021 年,医院将在新生儿科、产科、中医科、生殖医学、儿童保健和妇科内分泌诊疗等品牌专科建设与合作上持续发力,树立市妇幼优质品牌,着力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妇幼保健医疗中心、区域性国家妇幼疾病诊疗中心和国际化妇幼医疗中心,致力于为深圳市民提供国际一流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打造广深医疗高地,推进健康深圳建设。

早产儿救活屡破全国纪录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全国新生儿医联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围产期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从出生体重只有 500 克的 " 九爷 " 到出生体重仅 480 克的 " 早早 ",再到出生体重仅 400 克的 " 小海草 ",新生儿科一步一个脚印、屡破了全国最轻早产儿救活纪录,把国内抢救最小早产儿的技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与国际先进技术并肩。

据新生儿科主任杨传忠介绍,早产儿发生率约为 10%,超早产儿的发生率在 0.2%~0.7% 之间。在部分发达国家超早产儿存活率在 69.6%~89.4% 之间的大背景下,新生儿科每年收治早产儿超过 2000 人,早产儿抢救存活率达 98.9%。科室已建设成为以新生儿复苏和超早产儿救治为特色的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收治孕周小于 28 周或出生体重小于 1000 克的超早产儿 120~140 余人,存活率达 84%~88%;救治的超早期超低出生体重儿屡创新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产科诊疗水平国内领先

市妇幼保健院通过医疗卫生 " 三名工程 " 从上海引进了全国最强的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孙路明教授母胎医学团队,在产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牛建民的带领下,成立母胎医学中心,各项宫内干预技术迅速开展,其母胎医学诊断与治疗技术一跃成为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够开展减胎术的医院之一,同时促成建立了多个国家级、省级医疗学术平台,为深圳孕产妇保驾护航。

该院产科是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国家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单位、国家母婴安全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国家重症孕产妇救治培训基地的依托科室,也是广东省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东省产前诊断中心、深圳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分娩量历年来高居全国前列。

生殖医学科技术服务优质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女性生育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生育问题。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门诊就诊量逐年增加,妊娠成功率保持在 60%以上,技术服务辐射深圳以及周边省市,在广大患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据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雪梅介绍,该院引进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贝斯以色列生殖医学团队,通过双方在技术支持、远程门诊、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紧密交流,建立了全方位、一体化的诊疗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020 年,生殖医学中心成功通过了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即 " 第三代试管婴儿 ")的资格评审,成为深圳妇幼保健系统第一个通过国家卫健委审批的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试运行中心。目前,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开展的单基因病检测包括地中海贫血、血友病、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等;染色体病包括染色体相互易位和罗氏易位等。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相关标签

专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