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城东村第一书记,东莞市东城中学副校长,东莞市优秀教师,新丰县 " 脱贫攻坚 " 演讲一等奖,丰城街道优秀共产党员
她说
借着村里的乡规民约,与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融合,引导村民认识世界打开视野,让他们思想上不再保守,进而逐渐拔除穷根,这是扶贫工作往深往远处要做的。
她心中的乡村振兴蓝图
在现有的贫困村各项建设基础上,继续完善和推进工作。比如,利用红色历史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小镇,营造良好的村风家风,同时加强乡村教育," 给力 " 乡村文化发展,朝着实现美丽乡村 " 口袋 " 和 " 脑袋 " 脱贫共富的终极目标发展。
■王淑娟经常走访贫困户,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刘红宇 / 摄
太阳渐渐西沉,暮色四合,乡村的夜就要来了。每到这个时候,王淑娟就会暂时放下忙成一团的工作,默默地站在门栏边,看着窗外静谧的乡村,听着各种鸟鸣虫叫声,陷入对丈夫的思念。
2019 年 5 月,王淑娟被东莞市东城街道派到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城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从教育、民生、基建、产业等各方面入手,带着城东村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
然而,就在王淑娟为了脱贫攻坚全力以赴的时候,她的爱人却突然因病逝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个时候,也有领导问我要不要回去,但我曾经答应过他(丈夫),要干好扶贫这件事,我不能食言。" 王淑娟说,扶贫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更是对丈夫生前最后的承诺。
女子扶贫,既要发挥优势,更要补齐短板
王淑娟有着非常资深的教育学家背景。她既是东莞市东城中学的副校长,又是东莞市学科带头人、省学业咨询师。对于帮扶贫困乡村,同样有着育书教人、有教无类的向往和憧憬。
2019 年,在听闻东城街道要派遣新一批的扶贫驻村干部时,王淑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家里人也很支持我,我爱人当时告诉我,只要我自己想做的,就去做好了,他是我永远的后盾。" 王淑娟说,带着家人的支持和心中的信念,她来到了城东村。
可真正到了扶贫一线,王淑娟发现,脱贫攻坚和她心目中所想的 " 扶贫 " 不完全是一回事。" 对于教书育人,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也知道怎么能把乡村教育做得更好,但是扶贫并不仅仅是做教育,还有各种民生政策的落实、基建项目的决策推进、产业项目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等,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这里面小到每一户贫困户的探访,大到每一笔扶贫资金怎么花,事无巨细,很多对我来说,都是未知的领域。" 王淑娟说,刚来的两三个月,她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恶补各种政策、知识,东莞的家两个月都回不去一次。" 作为一名女干部,天生有着沟通的优势,做思想工作往往事半功倍,但是要干好各项扶贫工作,还得拿出男人的气魄,丢开优雅和矜持,这样才能干得成事,干得好事。" 王淑娟说,除了成文的扶贫政策,扶贫工作实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或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但必须找准方向,不能出错,这是她自扶贫以来最深刻的心得体会。
■王淑娟(左红衣)在心语屋与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刘红宇 / 摄
丈夫离世,心中时刻怀念,手上工作不停
在王淑娟的努力下,她在城东村的扶贫工作渐渐打开了局面,党建、基建、教育、产业等各项工作开展也进入了正轨。可让王淑娟万万没料到的是,2019 年 7 月,就在她来城东村扶贫的第三个月,家里却出事了。" 我来扶贫,家里最支持我的人就是我先生,但是我因为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身体的照顾。" 王淑娟说,等她离家多日后回家时,见到的是突然暴瘦的丈夫,一开始她以为是丈夫锻炼身体所致,可是没想到丈夫去医院检查后没多久,就骤然离世了。
鹣鲽情深,却突然天人永隔,王淑娟一度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领导问我,要不要回去?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要留在扶贫一线。我丈夫生前最支持我去做这个事情,他经常对我说,不要因为个人的小事而耽误了工作和事业,我想干好扶贫应该是纪念他最好的形式。" 王淑娟说,一开始的时候,白天她可以用忙碌的工作填充生活的角角落落,可到了晚上,思念泛滥成灾,过了很久她才能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
即使心中悲痛万分,王淑娟却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她利用个人的资源和社会力量募捐来了八千册书籍,在城东村建文化阅览室,不定时为村民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范围覆盖到整个新丰县。此外还在城东村建了首个 " 心语屋 ",倾听农村妇女儿童的心声,在心灵层面上进行帮扶,实现深度扶贫。与此同时,为深化乡规民约,王淑娟还在丰城街道村居开展家风、家训、家规讲座。应新丰县教育局要求,为县城八所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与沟通讲座,深受村民家长喜爱。
狠抓就业,贫困户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翻倍
在王淑娟看来,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了客观上的病残等因素之外,意识上的落后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主抓教育的渗透和引导,在短期看来也许收效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却是非常值得深入去做的。" 党建工作十分重要,党员队伍要带好,因为很多扶贫工作都要靠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来推进和实施,领头羊当好了,很多事情就一蹴而就了。" 王淑娟说,在抓好意识形态教育的渗透下,城东村也十分注重党建队伍的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为了帮助当地村民增收,王淑娟也想了很多办法。" 城东村靠近县城,村民去县城打工不影响家庭,他们白天去务工下班就能回家,不会形成空心村。" 王淑娟说,她鼓励村民接受技能就业培训,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技能,就会有很明显的就业优势,收入也会有增长。村里的老人可以发展一些简单的种养,村子里还设置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让一些实在无法外出打工的家庭成员也能有一份工作。
" 村里发展了四项产业,有一个‘一村一品’每年带来 5 万元的收益,还有一个 LED 广告屏的出租一年带来 3.6 万元的收益等,这些都是一部分收益归村集体经济,一部分给到了村民。" 王淑娟说,从 2019 年到现在,城东村的村集体经济已经从十几万元增长到 60 万元,今年她还将村里闲置房屋进行清理出租,又给村集体带来一部分稳定的收益。在王淑娟的努力下,城东村 44 户贫困户 129 人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实现 " 八有 ",城东村整体建设达到 " 十项措施 "。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