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9 日,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一季度,甘肃新能源消纳捷报频传,1 月 8 日 12 时 58 分,甘肃新能源发电达 1304 万千瓦,创新高,2 月 25 日 12 时 58 分,甘肃新能源发电 1309 万千瓦,再次创历史新高,占当时发电出力的 71.58%,占当时用电负荷的 98.99%。3 月 8 日 13 时 27 分,甘肃电网光伏出力创新高 661 万千瓦,占当时发电出力的 30.92%,占当时负荷的 51.43%。
(网络图片)
据了解,甘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拥有 " 世界风口 "" 世界风库 " 等美誉,风力发电可开发量 6000 万千瓦,光伏可开发量 4000 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甘肃新能源发展起步于 1978 年,2017 年建成了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近十年,新能源装机从 147 万千瓦猛增到 2369 万千瓦,翻了 16 倍之多,新能源装机占全省总装机的 42%,超过火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2010 年— 2020 年,甘肃电网最大负荷仅从 1100 万千瓦增长至 1731 万千瓦。其中 2015 年、2016 年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省内售电量出现负增长,2016 新能源弃电率高达 40% 之多。为破解新能源困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近年来,甘肃新能源消纳形势逐年向好,新能源消纳水平逐年提升,近五年,新能源发电量增长 84%,其中 2020 年,新能源发电量达新高 38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24%。发电占比由 2015 年的 17.2% 增长至 24%,位居全国第二。同时,甘肃新能源弃电率与弃电率双双下降,利用率同步增长,由 2016 年的 60.2% 提升至 2019 年的 93.65%,连续三年利用率升幅超过 9 个百分点,升幅全国第一,2019 年上半年国家解除甘肃风光红色监测预警,2020 年新能源利用率达 95.28%,首次超过 95%。
新能源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电力硬件设施的稳步先行。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强甘肃电网建设力度,电网投资向甘肃乃至西北倾斜,多个大电网工程相继建成,提高了甘肃电网跨省输电能力,网架结构持续补强。其中,在甘肃电网建成 750 千伏河西第一通道,河西第二通道建设的基础上,陆续建成投运了河西走廊 750 千伏第三通道及一系列的 330 千伏配套送出工程,近十年,电网累计投资超过 1000 亿元,满足了新能源项目接入和电力外送需要,强化了西北电网东、西部电气联接,打通了河西新能源外送通道。2017 年 6 月,启动投运的 800 千伏祁韶直流截止 2020 年底已输送电量超过 650 亿千瓦时,为甘肃新能源消纳做出了巨大贡献。
(网络图片)
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 年甘肃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电量达 251 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全部发电量的 66.12%,创历史新高,其中自备电厂发电权替代电量 88.6 亿千瓦时,酒钢自备电厂现货模式交易替代电量 28.2 亿千瓦时,火电深度调峰增发电量 10.33 亿千瓦时,需求侧资源辅助服务市场增发新能源 5000 万千瓦时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通讯员 侯锐杰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