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与陆丰市共建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引入投资 56 亿元的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图为 2020 年 6 月投产的明阳厂区。
▲罗湖区在辖区大型商超设置消费扶贫专区帮助扶贫产品售卖。
▲ 2020 年 5 月 12 日,罗湖区区长刘智勇(右)参加 " 区长县长直播带货 " 活动,助力消费扶贫。
深圳市罗湖区与汕尾市所辖陆丰市共建产业园,共建全国最大海上风电制造基地,预计产值上百亿元;
成立全国首个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服务中心,2020 年送出 6500 多人外出务工,其中包括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2119 人;
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开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至今已吸引了超过 90 万人次的参观者,为村民带来了过百万元的红色旅游收入;
……
2016 年罗湖区全面对口帮扶汕尾陆丰市的 26 个贫困村,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以来,这样令人瞩目的案例数不胜数。
罗湖人与三县市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山水虽迢迢,携手情意长,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
5 年来,罗湖累计安排给对口帮扶地区 9.63 亿元帮扶资金,从资金输血、产业造血、畅通循环活血、民生帮扶四方面精准发力,携手同奔小康路。广东陆丰市 26 个省定贫困村及其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2016 年以来累计脱贫 3918 户 17799 人。广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先后于 2019 年 4 月、2020 年 11 月脱贫摘帽。
" 资金输血 " 驶入发展的 " 快车道 "
走进陆丰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项目建设施工的轰鸣声与风电机配件生产线上的机器声交织在一起,这是罗湖区与陆丰市共建的产业园区,一座以 " 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制造基地,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 为发展愿景的产业园区。
在罗湖的助推下,该产业园成为陆丰产业集聚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产业园区位于陆丰市碣石镇,已引进投资 56 亿元的中广核海上风电项目,预计产值近 100 亿元,其中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2 号厂区已于 6 月投产。随之而来的还有苏州长风、江苏中天科技、中山明阳智慧、天能重工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多个海上风电巨头扎堆陆丰,一条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正逐渐形成,助力陆丰驶入高质量发展的 " 快车道 "。
罗湖区还帮扶陆丰市建设东海产业园,这里现今已经崛起 4 座标准化厂房和 1 栋员工宿舍,建筑面积近 6.2 万平方米。深圳康佳集团投资 25 亿元的陆丰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入驻,众多龙头企业就此在罗湖区推动下 " 飞入 " 了陆丰地区。
统计表明,5 年来,罗湖区财政累计安排给对口帮扶地区 9.63 亿元帮扶资金,实施项目覆盖了产业、就业、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等多方位帮扶。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向对口帮扶地区捐款捐物,折合总计达 11844 万元,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注入一针 " 强心剂 "。
" 产业造血 " 贫困乡村美丽蝶变
大型产业令人瞩目,乡村规模化产业也成了气候。在陆丰市南塘镇溪南村,一条脱贫致富路就从打造的 " 双番基地 " 里铺了出来。这里种植了 100 多亩番薯、60 多亩番石榴,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 " 一村一品 ",每年能为贫困户带来近 20 万元的直接收益。
还有诸多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如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红色文化旅游项目,2018 年至今,已接待各地游客 90 万人次。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2020 年下埔村实现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1.5 万多元,村集体收入 56 万元。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罗湖区帮扶陆丰 26 个贫困村打造特色主导产业,推行 " 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贫困户 " 模式,累计创建产业基地 33 个,消费扶贫金额达 964 万元。诸多举措给陆丰村庄带来的变化是扎扎实实看得见的:路变宽了,灯更亮了,环境卫生变好了,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了,农贸市场建好了,特色产业开工了,合作社成立了,贫困户收入逐年提高了 …… 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罗湖区还支持隆林和西林发展千亩桑林、万亩西贡蕉,发展养蜂、养蚕、砂糖桔、黑猪等特色种养产业,援建扶贫车间 12 个 …… 罗湖区在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中,通过产业造血,增强帮扶地区活力,让村民从担忧生计到喜笑颜开。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5 月 12 日,罗湖区区长刘智勇为西林、隆林农产品代言,观看人次累计 170 多万,实现销售额比日常最高值增长 12 倍以上。仅仅 2020 年,罗湖区就帮助广西两县销售扶贫产品 2.42 亿元,帮助陆丰销售扶贫产品 964 万元。
" 循环活血 " 培训技术推动外出务工
走进去输入资金,发展产业,罗湖区也推动贫困人口走出大山,拓展视野,创造财富。2020 年 5 月 18 日,全国首个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正式揭牌成立,这意味着贫困地区外出务工的群众有 " 服务员 " 和 " 协调员 " 了。
2020 年,该中心共计输送 6500 多人外出务工,其中包括之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2119 人。
2021 年春节刚过,这个中心就处于忙碌之中。2 月 18 日,牛年春节刚过,第一批赴粤返岗务工爱心专车成功发车,来自西林县 7 个乡镇的脱贫劳动力搭乘着爱心专车前往广东返岗复工。
劳动力上班了,但服务工作不间断。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服务中心这个 " 服务员 " 还帮助做好稳岗转岗、缴纳社保、劳动维权、技能培训等,同时,他们注重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西林县培训养蜂致富带头人 20 名、培训生态护林员护林技术学员 220 名;在隆林举办 " 送教上门、扶贫扶志 " 培训,培训学员 371 人,将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
民生帮扶 关怀处处温情绵长
民生所系,民心所向。帮扶三县市,罗湖区注重从民生方面落子,获点赞的 " 罗湖医改 " 在 900 公里外的西林县得到推广,就是其中亮点之一。2019 年 4 月,在罗湖区的大力帮扶下,西林县依照罗湖的模式,成立公立医院集团,组建了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而隆林妇幼保健院,也俨然成为复制版的 " 罗湖妇幼保健院 "。
罗湖区 3 年来已累计选派 110 名优秀医务人员赴西林、隆林支医。在广西,他们不单是带去什么,还思考着留下什么,他们留下了罗湖医改的理念、罗湖现代的医院管理理念、医疗技术。
除了 " 罗湖医改 "," 罗湖小学 "" 罗湖幼儿园 " 也在西林、隆林落地。罗湖区注重通过教育发展斩断穷根,先后在隆林、西林援建学校 4 所,新增学位 5500 余个,开展校际结对帮扶共建(19 所)、实施教育优才培训、组织名师送教上门、选派优秀教师支教等活动。
近年来,来自罗湖的 66 人次(含市属学校)支教老师活跃在广西西林隆林。这些教师们情怀满满,他们坚守教育初心,将罗湖的先进教育理念植入西林隆林,帮助制定西林隆林教育规划,引进多方资源推动教育发展;也经常开讲座广收 " 徒弟 ",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也多方奔走家访控辍保学,让孩子们重返校园、健康成长。
就这样,一个个病患得到救治,一个个特色专科强起来,一项项管理经验也在西林、隆林落地;一个个孩子重返校园,一所所学校教育质量大大提升,先进的教学理念被西林隆林教师吸收且运用,民生帮扶工作让老百姓幸福感激增。
山水虽迢迢,携手情意长,罗湖区和陆丰、西林、隆林三县市,正是如此。
(易芬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