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 " 世界青光眼周 ",今年青光眼周的主题是:视野不丢,生活无忧。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光眼这一高发疾病防治的宣传,3 月 9 日下午,深圳市眼科医院举办大型青光眼专科专家讲座、义诊活动。该院院长张少冲致辞,副院长张国明主持、副院长汪建涛讲课,青光眼与神经眼科主任赖铭莹参加了活动。
据张少冲院长介绍,青光眼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人群几乎覆盖所有年龄阶段;青光眼有急性及慢性之分,慢性青光眼被比喻为光明的 " 小偷 ",可以在患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损害视神经;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不可逆转,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一旦出现、不可恢复。所以,青光眼是目前最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对患者和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患者一定要重视。
汪建涛副院长表示,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维持视野不再恶化进展,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而在视野损害早期诊断青光眼也就尤为重要。青光眼有两种最为常见的类型,一种是急性发病的青光眼,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这种青光眼发作时眼睛充血发红、瞳孔散大、角膜水肿,由于折光的缘故,瞳孔还发射出青绿色的光,青光眼的病名由此而来。病人发作时常常还会伴头痛、恶心、呕吐等。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起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青光眼,最常见的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发病隐蔽,早期可无任何明显症状,更谈不上反射 " 青光 " 了,病情发展到中期、晚期,因为视野缺损逐渐加重而被患者察觉,因此,不发 " 青光 " 的青光眼一样害人,更需要警惕!
赖铭莹主任提醒,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现为眼胀、一过性视矇,尤其在过度用眼后。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一些相关的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应定期到医院行青光眼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青光眼虽然不能根治,但病情是可以被控制的。尽可能早地发现青光眼、并给予积极治疗,长期坚持随访,可以避免或减缓视神经损害进展,维持现有的视功能。
【青光眼相关知识】
1、什么叫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类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具有差别的眼病,其共同特点是进行性和特征性的视乳头凹陷,萎缩和视野缺损,常常与眼压水平有关。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和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
青光眼是世界和我国主要不可逆性的致盲原因之一,据世界青光眼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青光眼盲大约占全部盲人 10%-15%, 目前全世界约有 7000 万名青光眼患者,平均每年有 670 万人因这一疾病而丧失视力。
2、青光眼的症状
青光眼由于不同的原因,形式和机制,其症状也大不一样。有些青光眼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眼球红痛、头痛。但很多病人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有的直至失明也无不适感。有些则是轻微的眼球胀痛,干涩不舒服,偶尔出现虹视现象。有些表现为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3、什么人易患青光眼?
青光眼到目前所知没有绝对的遗传性,其高危易感因素包括家族史、糖尿病、高龄患白内障的老人、近视眼和远视眼。另外,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容易发牌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等精神因素也与青光眼密切相关。
4、一眼发生了青光眼,另一只眼怎么办?
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如一眼发生青光眼,另眼没有症状和体征,也要进行预防治疗,以防止发生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的病人,如一眼已发生青光眼,另一眼要详细检查,定期复诊,一旦发现及时用药治疗。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陈晓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