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9 日,省人社厅来我市调研 "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 37 个人社关联事项打包为 9 个 " 一件事 ",率先在全省实现 " 网上打包办 ",群众企业只需要登录 " 一个入口 ",提交 " 一套材料 ",便可一次性办结关联业务。
据介绍,2020 年以来,市人社局加快推进 "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持续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特别是疫情以来助力人社 " 六稳六保 " 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 2 月底,市本级 9 个 " 一件事 " 线上线下同步实现打包办理,12 个高频事项实现提速办理,所有事项达到 " 简便办 ",办理打包办业务 40000 余件、提速办业务 60000 余件 , 简便办业务 20 万余件。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据了解,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 " 快办行动 " 要求,结合兰州市实际制定了《兰州市 " 人社服务快办行动 " 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完成时限等,细化梳理市本级 10 个(涉及 37 个服务事项)" 打包办 " 事项,12 个 " 提速办 " 事项,并建立工作台账。
市、区县人社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加快优化整合服务窗口。具备条件的开展全部业务 " 一窗受理 ",大力推广柜员综合制;不具备条件的按照社保、就业等业务设置分类服务窗口。截止目前,市、区县两级人社部门设置的窗口已经超过 40 个,确保了每一个 " 打包办 " 业务均能按统一标准受理,后台联合办理,前台及时反馈结果。
打造 " 四种模式 ",扎实推进 " 快办 " 服务方式
全力实行 " 不见面审批 " 模式。依托兰州市政务服务网和智慧社保平台,积极推进业务经办系统的融合对接,促进部门业务协同,加强数据共享,95 项业务开通在线办理,其中 59 项达到 " 全程网办 ",实现纸质材料 " 零提交 ",不跑路就可办理业务。进一步重塑政务系统,再造经办流程,将 37 个关联事项打包为 9 个 " 一件事 ",率先在全省实现 " 网上打包办 ",群众企业只需要登录 " 一个入口 ",提交 " 一套材料 ",便可一次性办结关联业务。同时,也避免了业务经办人员为转递材料来回跑。截止 2 月底,已通过网上办理 730 余件打包业务,节省了企业和群众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效率,工作实效明显提升。
着力推进 " 指尖办 " 模式。充分发挥 " 金城办 " 手机 APP 各项功能,将 80 多项网办业务实现对接,设置智慧社保服务专区,提供精准服务,办事群众无论何时何地只需要一台联网的手机,动动手指即可快速查询人社业务办理流程,申报办理相应业务,真正实现 " 数据多跑路,办事不跑路 "。
积极打造社保卡服务 "15 分钟 " 经办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社保卡业务 " 打包办 "" 就近办 "" 马上办 "" 跨区域通办 ",市人社局确定市、区(县)两级 11 个人社网点,指定了中国工商银行、兰州银行等 165 家金融网点不受区域限制办理社保卡申领、社保卡挂失、解挂等业务,打通人社服务 " 最后一公里 "。采用该业务模式以来,已办理社保卡打包业务 10000 余件。
全面推行快递模式。引导群众少跑路,推行办理结果快递服务,红古区人社局凝练出 " 一种人社精神、两个服务平台、三区集成办理、一项回访制度 " 的 "1231" 工作法,全面实行 " 一站式窗口、一条龙服务 " 的 " 快递模式 " 催生 " 快办行动 ",受到到群众广泛好评,此种模式也在市级和其他区县得到借鉴推广。
落实 " 两项机制 ",着力提升 " 快办 " 服务效能
健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机制。严格按照 " 六个一律取消 " 要求持续推进 " 清减压 ",累计精简证明材料 99 项,压缩办理时限 1200 多个工作日,压缩率达到 70%;先后两批次将 17 个事项 53 项证明材料及时推行告知承诺制,部分事项办事群众只需提交书面承诺书便可代替提交证明材料,同时对诚信主体实行 " 容缺后补 ",提高审批效率,切实解决 " 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 " 的痛点,满足群众办事 " 马上办 "" 就近办 "" 不见面 "" 不求人 " 的期待。
加快推进服务 " 好差评 " 评价机制。积极推进 90 项和 " 打包办 " 事项与 " 好差评 " 系统对接,市、区县两级大厅配置平板 " 好差评 " 评价器接近 40 台,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评价,及时收集、反馈评价数据,加强差评整改与回访。截止目前,市级所有评价量累计 14400 余条,网上 " 打包办 " 评价量 300 余条,满意率和整改率均为 100%,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