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句刻在李家庄千亩花海入口处土雕两侧、国学大师南怀瑾对人生境界的感悟,也是素朴 · 李家庄带来的心灵向往。
文化创意、田园观光、生态农业、康养医疗、娱乐休闲 …… 是素朴 · 李家庄的布局。

素朴 · 李家庄是甘肃省城乡发展投资集团与兰州市榆中县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联合打造的榆中栖云山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的简称,是国家财政部 2017 年确定的全国首批、西北唯一的 8 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之一。
该综合体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李家庄村,距兴隆山大景区的栖云山仅 2 公里,规划占地 2.65 万亩,其中核心区 8300 亩,计划总投资 22.7 亿元,目前已实现投资近 10 亿元。
可以说,十九大以来,李家庄村党总支在城关镇党委领导下,以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李家庄村有户籍人口 803 户 3292 人。党总支下设 4 个党支部,有党员 71 人。近年来,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和农村 " 三变 " 改革试点村,李家庄村党总支注重发挥党组织、致富能人、产业引领作用,把开展农村 " 三变 " 改革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农村综合改革、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的 " 总抓手 ",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积极探索 " 党建+田园综合体 " 发展模式,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搭建产业平台,盘活闲置资源,开展股份合作,探索出富农民、强集体、优主体的 " 三轮驱动 " 李家庄模式。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2016 年村党总支被评为 " 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7 年以来先后被县委评为 " 产业发展 "" 基层党建 "" 美丽乡村 " 红旗村。2020 年荣获 " 省级文明村 " 荣誉称号,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 "2020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优化党员队伍 育强 " 领头雁 "
2013 年,城关镇党委动员鼓励 12 名在外务工经商的致富能人回村创业,张建文就是其中之一,回村后他创立了榆兴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吸引一大批 80、90 后大学生到李家庄村创业,2013 年底换届时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2017 年被选举为党总支书记,2019 年通过依法选举实现 " 一肩挑 ",成为全村生态农业发展的 " 领头雁 ",解决了班子成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为帮助村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 村党总支组织 500 多名村民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外出学习,群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以此为契机,党总支通过 " 村集体 + 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的发展模式 , 以宅基地入股、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和土地出租等方式进行土地资源整合 , 通过引进企业、成立合作社等途径打造试点基地并协同发展 , 打造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产业链 , 通过产业带动农户 , 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范政治生活 烧旺 " 大熔炉 "
严格落实 " 三会一课 " 等党内制度,促进村务、党务规范运行。同时,把志愿服务、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检验党员学习教育的实践考场,在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一线,全村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 1 支,设置党员先锋岗 21 个,参与党员 50 余名。在李家庄村棚改、核心区土地储备、田园综合体土地流转等征地拆迁一线,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签约,保障了全县重大项目的实施。
强化基础保障 夯实 " 压舱石 "
" 支部 + 合作社 " 方面,由党员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了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资产 1.67 亿元,其中村集体持股 15%,把 30 余名党员致富能人和技术能手聚在产业链上当先锋、作表率,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发展合作社股东 1000 余个,有效的将党员和村民吸引到了生态农业这条产业链上,形成了带动一户,拉动一片的效果。
" 支部 + 协会 " 方面,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通过协会建在支部上、支部依托协会的方式,由财政贴息贷款注入资金 50 万元,目前已为 37 户村民提供了贷款服务,有效解决了村民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提高了村党组织谋划发展、引领发展的能力。
" 公司 + 农户 " 方面,在园区基地内,农户负责种植,公司承担市场风险,产品由公司通过企业化运营和销售,保证高效化、精细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与流通环节无缝连接,实现了 " 从田间到餐桌 " 的全程溯源,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农产品价格涨跌落差大带来的风险,农户种植的草莓、圣女果、小乳瓜、黄肉京欣西瓜、茄子、辣椒、叶菜等果蔬产品虽然价格高于市场价,但仍然吸引了兰州及周边城市的大量游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聚焦党建引领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李家庄村按照 " 生产、生活、生态 " 三生同步,一二三产 " 三产融合 ",农业文化旅游 " 三位一体 " 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经过两年的重点项目建设,李家庄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现代农业、商品加工、乡村旅游、脱贫攻坚联动发展新格局。
—— " 多元融资 " 撬动资金入股。整合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融资平台,引进省城乡投公司投资 6 亿元,打造田园小镇,引进陕西正大宏公司,投资 3.6 亿元,打造植物博览园,引进榆兴公司 2 亿元,打造了榆兴农庄,达到了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花间田去年五一、端午期间,客流量达到 13 万人次,吸纳了榆中县各景点近三分之一的游客量,收入突破 110 余万元,已在甘肃省内及周边地区形成了较大影响,成为我省旅游市场的一张靓丽名片。
—— " 三大整合 " 盘活资源要素。将全村 803 户 3253 人中有可用劳动力的 2400 人进行整合、细分,让每个劳动力不仅成为田园综合体的受益者,更是成为田园综合体的参与者和创建者;把全村 6000 余亩耕地,按每亩 100 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了耕地资源;结合全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利好政策,新建李家庄社区,实施整村搬迁,让全体村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李家庄社区,实现村民到居民的转变。对整合出的建设用地资源按每户 0.4 亩折价入股李家庄特色风情小镇,按 50 年期限流转,年终,根据股份份额从特色风情小镇利润中按比分红,整合了集体建设用地,有力推动了资源变资产。
—— " 四级分红 " 助力农民增收。按照土地流转、合作社持股、业态众筹、单个业态盈利的 " 四级分红 " 法,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民资产,将全村农户带入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兴隆山下好扬帆,花间田里党旗红。
李家庄村党总支勇创一流的不懈追求,开启了党建工作蓬勃发展的活力之源。沐浴着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和煦东风,李家庄村将以更大的气魄全力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让党的事业坚如磐石,让李家庄的明天绚丽如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