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丨湖北 2021-03-10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展现光明前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全国两会正在紧锣密鼓进行,GDP 目标凝聚广泛共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 "。中国以今年 6% 的底线增长目标,向世界表明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决心和信心。

把 6% 作为底线增长目标,体现了一种底线管理思维,意义在于封住下限、不设上限,这就给经济增长托住了底,也为结构性改革留出了空间。敢于设置底线指标,这本身就体现了自信和底气;善于进行底线管理,则体现了娴熟的宏观调控艺术。因此,"6% 以上 " 的增长目标充分考虑了必要与可能、已知优势和未知风险,是可行也是稳妥的,体现了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底线思维。

从更长远来看," 十四五 " 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表中仍然保留了 GDP 指标,这是因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经济增长目标可以引导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条线向着一个具体增长目标努力,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共同预期与发展合力。同时," 十四五 " 规划对 GDP 指标以定性表述为主,隐含定量表述,有利于更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增强发展的灵活性,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就今年而言,实现 "6% 以上 " 的增长目标,我们有信心更有基础。今年 1 — 2 月,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32.2%,其中出口增长 50.1%;2 月份电影票房 122.65 亿元,创造全球单月单市场票房纪录。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后劲大,正如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两会部长通道上所言:我们能够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提出的目标任务。更应看到,"6% 以上 " 不仅是一个总量目标,也有着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在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热议通过 5G、人工智能等赋能千行百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要求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而且就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以上 " 的增长目标里,还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能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这背后是 " 一切为了人民 " 的价值取向和 " 一切依靠人民 " 的力量源泉。"6% 以上 " 的增长将是散发着民生温度的增长、惠及千家万户的增长。"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越来越成为广大代表委员的共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同一张民生清单,覆盖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民生领域;"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20 个主要指标中,有 7 个关乎民生福祉。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能够更好体现公平正义,也有利于形成更可持续的内需基础。

古人说," 引而不发,跃如也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 6% 的底线上取得更好成绩,为 " 十四五 " 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放眼长远," 十四五 " 时期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在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标签

中国经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