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谢瞻 董菊 记者 刘峻)3 月 7 日 -13 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 " 视野不丢、生活无忧 "。3 月 10 日下午,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袁志兰主任医师、孙红主任医师、杨勤主任医师、陈琴主任医师、陈曦副主任医师及梁亚副主任医师为广大病友举行了世界青光眼周义诊活动。
专家提醒,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眼科检查,特别是要了解自己的眼压。
40 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
目前全球青光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 2040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增加到 1.118 亿人。青光眼对患者的视觉质量危害甚大,常被称为 " 沉默的视力小偷 ",疾病早期可能不会产生任何症状,通常伴有无痛和进行性视力丧失,至少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青光眼。在一些发展中国家,90% 的青光眼患者仍未被发现。据估算,到 2020 年有超过 1100 万人因青光眼而导致双眼失明 ( 约占病例的 13% ) 。
袁志兰告诉记者,青光眼是无法逆转的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很多青光眼患者眼中,原本辽阔的视界将变得越来越小。通常视力下降比较缓慢,因而患者可能在很长时间不能察觉。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视野等。专家建议,40 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眼科检查,特别是要了解自己的眼压。一旦眼压有所升高,需要立即找专业医师就诊。
约九成患者不知罹患青光眼
根据发病的原因,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
①青光眼发生在易感人群中、并非由任何其他眼部问题而引起的,这种青光眼称为原发性青光眼;
②青光眼由眼外伤、相关的系统性疾病、药物使用、复杂眼科手术等引起的,这种青光眼称为继发性青光眼;
③另外有一种特殊情况,患者检查眼压相对正常,但青光眼还是发生了,青光眼损害发生在正常的眼压水平内,这种青光眼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不论何种类型青光眼,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较高的眼压导致视神经损伤,而视神经损伤的临界眼压水平因患者而异,它取决于患者对该疾病的易感性。总体而言,眼压越高,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风险愈高。目前青光眼没有治愈的方法,但青光眼的恶化可以被延缓甚至终止,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定期检查眼睛、定期随访对保护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术式为病患节省 4 万元治疗费
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 Schlemm 管切开术手术中,使用一种缝线的方式代替微导管技术,双眼可以节省将近 4 万元的费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医药费,让先进的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悉,儿童青光眼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会造成包括视力低下、失明、眼球结构异常、斜视、高度近视等危害,如果得不到及早有效诊治,将造成终身残疾,给患儿身心带来巨大创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儿童青光眼一经诊断,需要立即治疗。治疗方式包括降眼压药物和手术。降眼压药物通常用于儿童青光眼术前暂时降眼压或者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而手术是儿童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绝大多数青光眼患儿一生中需要一次或多次手术。
" 然而,不少患儿经过传统的小梁切开术、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术等治疗,眼压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这部分患儿,由于上方结膜及巩膜的瘢痕化,很难再次完成滤过性手术。" 袁教授告诉记者,这部分患儿的下方、颞侧及鼻侧 Schlemm 管及房角结构仍然未受到破坏,因此,可以利用 " 粘小管切开 +360 度 Schlemm 管切开术 ",从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近年来,发光微导管引导下的 360 度小梁切开术,在治疗儿童青光眼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耗材和设备的价格高昂,很难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因此,袁志兰教授团队提出一新术式:在黏小管切开术的基础上,用聚丙烯缝线代替微导管行小梁切开术,该新术式为儿童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袁志兰教授二十余年来开展 " 黏弹剂 Schlemm ’ s 管切开术 " 逾千例,2018 年带领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 " 黏小管切开联合缝线辅助的近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 " 和 " 缝线辅助的黏小管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应用缝线替代发光微导管,属国际先进技术,获得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成果奖一等奖 ",并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让最先进的技术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将成为先天性青光眼的主流首选术式,成为青光眼患儿复明的希望。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