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0
深晚报道 | 深汕特别合作区向阳健身舞蹈队:舞出新时代乡村文化主旋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赤石镇新厝林村村口的广场便开始热闹起来。一群身着统一舞服的女性走上广场,随着广场舞音响卡拉 OK 欢快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时而民族舞、时而爵士舞、时而交际舞 ..... 小孩子在广场上嬉闹玩耍,成年人在这里休闲欣赏,还有人踏着节奏跟着舞者们跃跃欲试,一道和谐融洽的风景自然呈现在乡镇之间。

舞出好身体 队伍越来越壮大

据了解,在这里跳舞的均是来自赤石镇周边的居民,年龄在 30 岁 -70 岁之间,她们忙碌完白天的工作,晚上相聚在此,从起初的十来人发展至今已有近 70 人的规模,一支舞蹈队由此而诞生。而且,这支舞蹈队还有个好听的名字——深汕合作区向阳健身舞蹈队。

" 跳舞能锻炼身体,增加自信,还能结识更多的姐妹,收获快乐,展现深汕新女性魅力,我特别珍惜跟姐妹们在一起跳舞的时光。" 领队之一李颜珍说。

今年 67 岁的李颜珍的舞蹈队早期的创始人之一。十年前,因为身体不好,偶然的机会下,她加入了当时村里一名体育老师组建的健身操队。刚开始,家人对她抛头露面还持反对意见,但见她身体越来越好,性格开朗、活力四射,以及健身队伍不断的壮大,李颜珍的家人就不再反对了。令她也没想到的是,这一跳,至今都没停下来,反而越来越喜欢了。

同李颜珍一样,舞蹈队的另一名领队陈幼芳也对跳舞产生了真爱。十年前的陈幼芳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妇,每日只忙于家务农务之间。自她被广场舞吸引,每晚在安排好家务事之后,她准时准点到舞蹈队学跳舞,后来,在当初创立健身操队的老人因上了年纪离队后,她成为了一名领队。在她的带动下,舞蹈队的发展日益壮大。

现如今,由于人数的增多,向阳健身舞蹈队分成了两队,李颜珍和陈幼芳各领一队,每每广场上的音乐响起,两队不同的舞姿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舞出精气神 成为地方乡村文化名片

提起舞蹈队的发展历程,李颜珍介绍,这支平均年龄在 40 岁左右的女性舞蹈队,大多数人都没出过远门,以前只知道干农活,空闲时间也是凑上一桌麻将,几乎没有业余活动。随着深汕合作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居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大家开始走出家门,享受政府政策带来的福利。" 以前我们要外出去务工务农,跳舞也是一小队人在赤石镇菜市场旁边的小块空地上跳。现在部分人在深汕合作区内就能找到工作,并且修葺一新的新厝林广场为我们提供了更宽阔更好的舞台。" 她说。

据介绍,十年来,随着该舞蹈队的多次亮相,受欢迎的程度逐渐增加,向阳健身舞蹈队的名气不断提高。这群爱好跳舞的女性们不仅在镇村的广场上跳舞,还受邀参加各类比赛,且她们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拼尽全力在舞台上完美展现,在全队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取得较好的成绩。此外,只要是深汕合作区四镇近年来举办的联欢会中,她们的登场绝对会将联欢会气氛推向高潮。在采访中,两位领队还向记者展示了曾经参赛的视频图片以及获得的奖杯。

在深汕合作区赤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陈奋梅看来,赤石镇的这支 " 娘子军 " 已然是镇上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她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文化主旋律,向阳健身舞蹈队的存在,既可以帮助他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家庭和谐,还加快了乡村文化建设步伐,为全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动力。她相信,随着深汕合作区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和完善基础配套,深汕新女性的就业、生活和成长有了更多的机遇和保障,这批爱好跳舞的女性们也将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蓬勃的朝气、饱满的激情和坚定的步伐,为深汕新城建设贡献巾帼力量,展现深汕新女性的时代风采。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相关标签

向阳 舞蹈 文化 健身 深汕特别合作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