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水下盾构机即将在大铲湾港区下井,为妈湾跨海通道建设按下快进键。3 月 11 日上午,深晚记者在大铲湾港区探访了备受关注的妈湾跨海通道项目。这是深圳首条海底隧道,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盾构始发井施工,直径达 15.53 米的盾构刀盘已经进场。预计今年上半年盾构机完成始发,该项目海底隧道就将开始掘进。
高度超过 5 层楼房的水下盾构机已拼接完成
11 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直径达到 15.53 米的盾构机刀盘已经进场,并拼接完成,正在进行刀盘焊接工作。同时,盾构井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将进行脚手架拆除,下一步还将进行始发台施工及延长洞门安装等工作,为盾构机下井组装、始发做准备。
▲在妈湾跨海通道项目工地,工作人员正在繁忙作业。
妈湾跨海通道 2 标一工区项目总工程师王彬彬告诉记者:" 盾构机体积非常庞大,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下盾构机,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组装起来后的盾构机,主要构件全长可达到 140 米,重 4650 吨,高度将超过 5 层楼房。盾构机开挖断面是常规地铁盾构的 6 倍,功率约 10000 千瓦,比复兴号高铁总牵引力高 10%,推力高达 2.46 万吨,是我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 24 倍 "。
▲妈湾跨海通道项目工地施工现场。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工程地质复杂多变的问题,妈湾跨海通道使用的盾构机采用了多项针对性的技术创新,例如:采用常压刀盘设计,刀盘面板采用耐磨复合钢板,刀具采用 19 寸双轴双刃滚刀,这样设计有利于盾构在全断面硬岩和上软下硬段掘进施工,而且刀盘安装了磨损检测设备,掘进期间可进行刀具及刀盘磨损检测,充分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减少刀具损耗;主驱动带摆动功能克服全断面硬岩及上软下硬地层卡盾壳的影响,利用破碎装置、气垫直排掘进模式、大流量冲刷系统设计等来解决堵仓滞排问题等。
▲盾构机拼接完毕。
深圳首条海底隧道 2023 年竣工
妈湾跨海通道工程起于南山妈湾大道与月亮湾大道相交处,穿越前海湾止于宝安区大铲湾港区,终点与沿江高速大铲湾收费站、西乡大道相接。路线全长约 8.05 公里,其中包括海域隧道段约 2 公里,这也将是深圳首条海底隧道。隧道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 80 公里每小时。
▲工人正在施工。
王彬彬告诉记者,作为深圳市第一条跨海盾构隧道,妈湾跨海通道隧道施工过程中面临不少难题。例如,工程地质复杂多变,存在软硬不均及全断面硬岩对刀具磨损较大、海域环境掘进时盾构机部件腐蚀等问题。此外,隧道最深处距离水面有约 50 米,水压相当于 5 个大气压,高压水层掘进时的密封性以及有害气体等问题也是施工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妈湾跨海通道将采用泥水大盾构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开挖面平衡土压力的控制精度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充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据透露,妈湾跨海通道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开始隧道掘进,届时将分别从前海和宝安双向掘进。按照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此前披露的消息,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将于 2023 年底竣工。
未来,该通道将承担起南山港区的疏港货运交通,并兼顾承担妈湾、赤湾片区与大铲湾等片区的客运交通联系。通道建成后,将有助完善前海外部结构路网,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对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强化前海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与整合,支撑前海高端定位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 文 张焱焱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