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激励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为包河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截止 2020 年底,包河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7213 件,位居合肥市四城区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73.38 件,同比增长 23.84%,远高于全省平均同比增长 15.4% 的发展水平。
政策先行 为知识产权 " 保驾护航 "
2020 年,包河区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 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1 家(合肥工业大学),两所高校发明专利拥有量独占全省高校第 1、2 位。
企业专利创造方面也表现不俗。在 2020 年第 7 届安徽省专利奖中,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持有的 " 水冷电机控制器 " 和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 " 电池健康状态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2 个专利获得了银奖,安凯汽车、燕之坊食品等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也位居全省前列。
各类先进专利的取得,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包河的高质量发展 " 如虎添翼 ",而这样亮眼的成绩,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2018 年,包河区在省、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出台了《关于印发包河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在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等方面都出台了政策奖补,全力支持知识产权工作。其中,对当年获得中国专利奖的,给予 30 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当年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定的企业,给予 3 万元一次性奖补。
真金白银的支持,更好地激励了知识产权的涌现,也在包河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造氛围。2020 年全年,包河区企事业单位(个人)共兑现市、区两级知识产权政策资金 1412.0449 万元,全区获专利授权 5025 件,新申请 PCT 国际专利 40 件,同比增长 29%。有效注册商标 34198 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 1900 件,高于全省 1494 件发展水平。新增全市唯一 1 件驰名商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 1 件,各项指标相比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增长。
全链条服务 呵护创新的 " 星星之火 "
知识产权如同创新的 " 星星之火 ",要想形成 " 燎原之势 ",还得强化 " 全链条 " 服务小心呵护。
包河区紧密结合 " 四送一服 " 工作,深入企业调研走访,通过开展培训会、座谈会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服务,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人员,指导企业建立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深挖知识产权潜能。2020 年,区市场局帮助辖区 6 家企业顺利通过安徽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验收、6 家企业顺利通过国家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疫情期间,该区市场局更是奔前走后,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去年 4 月 26 日,在 " 知识产权宣传周 " 上,围绕 " 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区市场局组织开展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培训宣讲,帮助企业了解熟悉专利质押贷款及运营相关事项,缓解因新冠疫情等因素造成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困境,助力企业盘活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去年一年,区市场局共帮扶辖区企业办理专利质押融资 11 笔,获银行贷款 7400 万,同比增长超 200%。
通过 " 全链条 " 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事业和个人发明创造、科技创新积极性大大提高,一批高价值专利技术项目实现产业化。其中,仅安凯汽车一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2020 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就达 21.75 亿元,占同期总收入比例 70.69%,大大推动了企业的升级发展。
铁拳出击 扎紧知识产权保护的 " 篱笆 "
近年来,包河区市场局持续开展知识产权 " 铁拳 " 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打假活动,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去年 9 月,该区市场局对合肥亚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销售 32 种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的叉车相关零部件商品的行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全部侵权商品,并处罚款 70408 元。此次亮剑有力的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
此外,包河区还将 " 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特殊标志)使用行为检查 " 和 " 知识产权代理行为检查(商标代理)" 事项纳入 " 双随机、一公开 " 监管工作。按照 " 知识产权代理行为抽查(商标代理)" 随机抽查工作计划,以 3% 的比例,在全区 78 家代理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实施监督检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开。" ‘双随机、一公开’的检查方式,既可以让企业警钟长鸣、时刻谨记合规经营,又能降低检查次数和频率,不让行政检查过多的占用企业时间、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该区市场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2020 年全年,包河区共办结商标侵权案件 60 件,案值 58.19 万元,罚没款 80.65 万元。下一步,该区将加大对商标、专利和地理标志的侵权假冒行为的办案力度,集中查办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促进包河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刘环环 刘晨 张琪丨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