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2
深晚锐评 | 在“双向礼让”中通过文明的路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斑马线前,司机杨先生主动停下了车,礼让行人先行;斑马线上,两个身穿深圳校服的小姐妹一前一后快速跑过,期间还不忘向杨先生鞠躬致谢 ……

前不久,深圳小姐妹过斑马线时面对主动停车礼让的车主鞠躬致谢,这温馨的一幕被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经读特客户端报道后迅速刷屏深圳人的朋友圈,引发广大网友好评和点赞。

车礼让、人致谢,互谦互让间,为深圳交通文明标记了生动注解和形象符号。这是文明和文明的反馈互动。

文明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描述,或许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一条是心心相契的:文明如暖阳,能够带来温暖。在车主与小姐妹俩的文明互动后,相信双方当天的心情晴空万里。而围绕他们之间的暖心 " 相逢 ",又让其他人从中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场景,可以折射一座城的风貌。正如网友所热烈讨论的,交通文明,绝对是深圳文明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得益于持续的文明交通建设,在深圳," 车让人 " 早就是人们的共识。而大家自觉 " 讲规矩 " 的出行举止,也常常给初来深圳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很多深圳人来说,车主与姐妹俩的暖心互动,既是深圳城市文明的一幕缩影,也无形中彰显了热爱深圳的缘由。文明即是如此,它是个体,也是整体;是城市形象,也是民生福祉;是凝聚起的共识,又是充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每一次对文明现象的认真审视,都是自我文明理念生长与内化的契机。这对小姐妹的举止所带来的,是温暖也有启示。比如,两个小女孩过马路时,看到车辆停车礼让,立马保持步幅快速通行,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活中确实不乏一些行人面对车辆的礼让,还舍不得放下手机,玩着手机优哉游哉地过街。这也再次说明,文明是相互的尊重与体谅,城市芳香氤氲在 " 文明对文明 " 的互动之中。

" 爸爸曾教育过我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车子停下来等我们过马路,我们应该感谢他 ",有网友从家教的角度审视:最高境界的 " 炫富 ",就是有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每所学校、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肩负着传递文明、传递希望的重任。我们对文明的自觉践行,既是自身文明素养的显现,也旨在让这份文明意识润物无声滋润孩子心灵。

不是每一个文明举止都会被记录,但是每一份暖意都会被传播。在 " 双向礼让 " 中通过文明的路口,这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也是一座城不断抵达不断启程的美好姿态。(温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