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12315 指挥中心了解到,今年 "3 · 15" 期间(3 月 13 日 -15 日),该中心共接收登记群众反映问题 4852 件,投诉 1235 件、举报 239 件。其中,3 月 15 日当天共接收登记群众反映问题 2977 件,投诉 801 件、举报 132 件;处置电梯困人 48 件,解救人数 141 人,电梯故障 16 件;登记涉及 " 两品一械 " 问题共计 304 件。其中,咨询类 290 件、转办 14 件(药品 5 件、化妆品 6 件、医疗器械 3 件)。
从接收渠道来看,12315 热线电话 4581 件,占 94.41%;群众互联网填写诉求(含互联网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小程序等)262 件,占 5.4%;监管人员录入(含来信、来访等)9 件,占 0.19%。由此可见,12315 热线电话仍然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渠道,同时网络接诉方式也成为 12315 热线的有效补充。接收登记投诉 1235 件,同比增长 3.43%,商品类投诉 547 件、服务类投诉 688 件。商品类投诉占投诉总量 44.29%。
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交通工具、餐饮食品、教育培训、预付式消费、网络游戏等五个方面。其中,交通工具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汽车质量问题,如购买新车不久就出现发动机、变速箱、仪表盘等主要部件故障,车辆异响、异常抖动、刹车失灵、转向失灵、严重烧机油等问题;商家合同违约问题,如商家未按约定时间提供车辆或提车临时加价,车型与合同不符,不能提供车辆合格证,商家违约时拒不退还定金,承诺的赠品或优惠不能兑现等;售后服务不到位,如保修期内拒绝免费维修,屡次维修故障得不到解决等;四是强制消费问题,部分商家强制搭售增值服务如金融服务费、上牌费、保险费等各种费用。
餐饮食品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食品安全问题,商家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感官性状异常以及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价格问题,商家销售的食品未明码标价或未按标价收费;广告问题,网购食品和餐饮商家网页宣传的食品成分、含量与实际不符,涉嫌虚假宣传,或宣传时使用绝对化用语。
教育培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虚假、夸大宣传,实际教学质量与宣传承诺不符;缴费容易退费难,部分在线教育机构不履行合同承诺,合同暗藏不公平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退费或退费时扣除高额服务费;在线教育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贷款;部分教育机构以高折扣诱导消费者办理预付卡,支付高额学费,引发投诉。
预付式消费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承诺不兑现,未履行事先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拒绝给消费者退款或退款时扣除消费者高额违约金;商家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逃避自身责任;经营场所关门、歇业、变更时,债权债务未妥善处理就终止服务,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
网络游戏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些视频 APP 推出免费试用,试用期后默认自动续费,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纠纷多,家长要求退款难;消费者购买某些视频网站会员后,观看热门影视剧仍需单独付费;网络游戏商家利用不公平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