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3-17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多学科联合救治西北首例重度喉软化早产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多学科专家联合,为一名胎龄 36+3 周、出生体重仅 2000 克,患有重度喉软骨软化的早产儿实施手术治疗。目前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已于 3 月 17 日平安出院。此例低出生体重儿重度喉软骨软化的手术治疗,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

女婴豆豆(化名)来自岷县,出生后 3 天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因在当地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家属紧急联系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寻求帮助。2021 年 1 月 3 日,接到求助电话,医院第一时间派出移动新生儿救治平台进行转运,入院后立即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一系列的对症支持治疗,豆豆的症状逐渐改善。但医务人员多次尝试给豆豆撤除呼吸机都未能成功,后经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探查诊断,发现豆豆患有重度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又称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可伴有呼吸及喂食困难、胃食管反流、发绀、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甚至窒息死亡。

医院立刻组织耳鼻喉、新生儿、小儿呼吸、麻醉、影像、超声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确定手术方案,集合多学科力量为了孩子的生命放手一搏。

由于此类重症病例在新生儿中比较罕见,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尤其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手术视野小,手术需要更精细化。手术的风险在于医生的操作水平,切除的位置、程度和范围,也都取决于医生对患儿的具体诊断,稍有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作为豆豆的主刀医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学海一帧一帧地翻看孩子支气管镜的检查记录。因为之前从未涉足过这么小的孩子,他慎之又慎,多方查阅资料,并做了充足的准备。2 月 4 日和 24 日,在多学科配合下,豆豆分别接受了两次手术。手术后豆豆变了个模样,停止了无休止的哭闹,能够睁开大大的眼睛审视这个美丽的世界。

此患儿的成功救治,填补了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手术治疗低出生体重儿重度喉软骨软化症方面的空白,彰显了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在治疗危重症患者中的巨大优势,也标志着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在新生儿专科领域的救治水平已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图片由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提供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甘肃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