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3-17
江苏70后女子写小说做动画,只为保护濒危的中国绿孔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于露 马壮壮)" 木古,这个时间应该是上课时间,你怎么回来了?"" 老师说今天的课上完了。" 一段视频中,一只只穿上衣服的孔雀," 扮演 " 起各种角色,在竹林里说话。这是以濒危动物绿孔雀为原型的定格动画里的一幕,江苏人陶飏是这些动画的制作者。她希望通过观看这些动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保护这些可爱但濒危的绿孔雀。

△ 孔雀泥偶定型照

用文字和动画的力量,保护绿孔雀

说起绿孔雀,陶飏娓娓道来。" 它们是濒危物种,生活在中国云南。" 陶飏与绿孔雀结缘是在两年前,她在网络上偶然浏览到了绿孔雀的信息。带着好奇,她进入到这个漂亮精灵的世界。陶飏搜索发现,这个物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了," 我觉得要为它们做点什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微博显示,全球有绿孔雀、蓝孔雀和刚果孔雀三种,只有绿孔雀是中国的本土物种,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境内,十分珍稀,种群数量 555 只 -600 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0 后的陶飏是苏州人,平时就很喜欢动物。对于保护绿孔雀,她有自己的想法:" 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关注绿孔雀,是保护它的第一步。"

想到了就去做。喜欢写作的她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篇 30 万字以绿孔雀为原型的小说," 我想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绿孔雀。" 陶飏介绍,为了创作小说,她特意去了云南实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文化以及旖旎风光,这些宝贵的体验都被记录在了小说中。

陶飏介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绿孔雀王国的故事," 故事中,人类砍伐原始森林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故事的主旨会通过绿孔雀拟人化的演绎揭示出来。"

△ 陶飏

2020 年春节前夕,小说完成了。但是陶飏不想止步于此,她萌生了将小说改编成动画的想法。她尝试找投资人,不过很无奈,以失败告终。真人秀?皮影戏?这些改编角度她都尝试了。在尝试真人秀时,陶飏甚至已经找裁缝做好了服装道具,但因场地和时间的制约,再次失败。后来,不轻言放弃的她选择了定格动画迷你剧场这一呈现形式。" 我原本就是动画片的超级粉丝,动画片很温馨,也很温暖。"

精致的绿孔雀泥偶,是失败一百多次后的成果

在动画迷你剧场里,孔雀泥偶们脖子长长,冠羽立着,用铁丝和绿色珠石串好的羽毛十分神气。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看起来精致又可爱。而这些孔雀泥偶,是陶飏经历了多次失败才捏出来的。

陶飏以前没有做过手工,亲手制作之前,完全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先设计好孔雀泥偶的形象,画在图纸上,然后按照这个模样开始捏制,让她惊喜的是,第一个泥偶一次成功。但陶飏没有想到是,后面她继续按照这种方式制作时却都失败了," 中间我不停地换材料,大概失败了 100 多个才定型,那种沮丧无法形容。" 在制作时,孔雀泥偶的冠羽和羽毛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

△ 剧照

在陶飏看来,这些孔雀泥偶就像她的孩子。她说,第一次孔雀泥偶的制作成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现在这个小人还一直放在我的床头,留作纪念。" 不仅是孔雀泥偶,剧集里的精致布景也是陶飏做的。有时候,她也会选择外景拍摄,拍摄的时候会吸引一些粉丝的关注。" 有一位老人,每集制作出来后我都会发给她,她会转给自己的同学朋友,有时还会给我一些意见和鼓励。我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家保护濒危物种、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乐在其中,以后想把更多濒危动物拍进动画

现在,陶飏正全身心投入在动画剧的拍摄制作中。据了解,目前已经拍摄完成了 15 集。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每集的开头都有一句话:" 谨以此片献给中国本土濒危物种绿孔雀 ",而在每集的片尾,都附有一张绿孔雀的图片。

△ 剧照

记者了解到,她的一些喜欢动物的朋友也参加到动画的制作中——为 " 人物 " 配音。第一集完成后,她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对他们表示感谢。在这封信中,她也表达了做完第一集后的感受," 这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第一次看到完整合成的视频,我的眼睛湿润了 ……"

为了制作动画,陶飏至今已经拍了 7 万多张照片,她说自己一直在学习在摸索。尽管辛苦,但她乐在其中。

如今,陶飏不仅时刻在关注绿孔雀生存状况,她还把注意力放在其它很多濒危动物上。她想在以后的剧集中慢慢加上这些动物,让角色更多元,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 我会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这些动物,动画迷你剧场我也会继续做下去。"(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