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18
深晚报道丨凝聚医教合力 宝安区中医院(集团)牵手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第七临床医学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18 日,宝安中医院(集团)正式挂牌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这标志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为主体的第七所临床医学院正式建立。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罗乐宣,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副校长刘中秋,宝安区副区长李懿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 " 揭牌。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与宝安中医院(集团)院长幸思忠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了解,第七临床医学院建设将依托于宝安中医院(集团),同时接受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指导和管理。在教学工作方面实行 " 院(临床医学院)—院(医院)合一 " 体制,秉承标准化、规范化、精英化医学教育理念,整合优质临床资源,构建临床教育教学体系。

同时,集团将以建设临床医学院为契机,充分借助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资源,致力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临床教学水平,打造一所融汇中西、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临床医学院。医学院将开办以中医学为主体,大力培养学员中医思维及临床应变能力,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理论知识、中医康复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临床实践等。

历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力支持宝安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医院(集团)早于多年前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借助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及人才输送,先后创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等。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医院一直以建设临床医学院为目标,齐头推进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

宝安中医院(集团)院长幸思忠表示,未来集团将大力推进临床医学院建设,借助 " 校 - 院 " 资源共享平台,办出水平,做出特色,创出品牌,以新理念谋划临床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深化临床医学教育,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同时,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中医特色,推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一所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临床医学院。

宝安区副区长李懿指出,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中医药人才的支撑,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力军,建设中医药临床医学院,是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培养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的良好路径,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今天,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宝安区政府联合共建临床医学院将为宝安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中医院(集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能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推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罗乐宣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的落户,标志着宝安中医院(集团)医教研工作再次迈上新台阶,同时也标志着宝安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多了一个坚实的平台。而中医院(集团)在去年抗击疫情的艰苦时期,不仅高标准地完成了防疫任务,在日常工作中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创建了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等,为宝安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及医教研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中医院(集团)日后能进一步加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规范化培训主基地与协同基地之间的联动,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为宝安区迈向中医药强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中秋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宝安中医院(集团)合作多年,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建设,在教研室建设、学员教育、研究生培养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而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也再度迈上新台阶,成为全国 " 双一流 " 学科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等,希望第七临床医学院落户后,院校双方能进一步强强联手,深入推进院校融合,以更高要求培育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行业注入更多高质量的新血液。

育苗先培土,宝安区中医院目前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拥有雄厚的医疗实力和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

在整体建设方面,医院先后创建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多家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医院,广东省及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石学敏院士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实验室、宝安区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挂靠单位等,为学员提供高质量学习平台。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拥有完备的疾病专科及功能科室 57 个,其中,拥有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1 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1 个,广东省中医名科 1 个,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1 个,广东省重点专科 10 个,市级重点 / 特色专科 10 个;在 2019 年度全市的重点专科督导评估中,康复科在全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排名第一,针灸科在区级中医院特色专科排名第一名,儿科、糖尿病科以及中医护理在各专科排名第一。

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秉持 " 重传承,学经典,实基础,强临床 " 的教育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带教意识强、临床实施规范的教师队伍,拥有高级职称 262 名,特殊津贴专家 2 名,省名中医 10 名,市区级名中医 10 名。汇聚了一支高素质带教团队,拥有在站博士后 3 名,博士 52 名,博士生导师 3 名,硕士生导师 41 名。除了院内师资队伍,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团队、深圳市医疗卫生 " 三名工程 " 广东省中医院符文彬针灸学团队等医疗行业顶尖专家团队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教学方面,打造了占地面积 1000㎡的技能培训中心,为学员提供专业的临床技能训练场所,未来还将打造占地面积 6400㎡的医学模拟中心,不断提升学员临床应对能力及技术水平。拥有占地面积 1000㎡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平台中心实验室,鼓励学员积极开展专业项目研究,让科研型人才能尽展所长。为了进一步促进学员们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医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化、国家级、省市级等顶级学术会议,内容涉及各医疗流派学术思想、国际前沿技术等内容;定期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来院授课,如石学敏教授、张大宁教授等行业泰斗。此外,集团每年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岐黄论坛、青年医师论坛等学术讨论会,让专家及学员们相互分享学术见解,融合创新。

据悉,建设中医药临床医学院,是院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培养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的良好路径,未来医院将以建设临床医学院为抓手,借助 " 校 - 院 " 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规范医疗流程,提高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深圳晚报记者 冀静波 通讯员 李凤

相关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