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明慧 记者 黄艳 / 文 吉星 / 摄)下地制作山芋垄、到农户家帮忙做家务 ……3 月 18 日 -20 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 三农 " 研学实践活动在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举行,七百多名高二学生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劳动教育活动。近来,国家倡导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增加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前一天下雨,3 月 20 日上午,行知基地的农田里还有些泥泞。29 中高二(3)班的学生一人一把铁锹,开始了他们的田间劳动。
△学生体验挖山芋垄
山芋起垄种植,更利于吸引光照,这一天学生们的任务就是制作山芋垄。有班级已经做好了前几排,成直线的山芋垄高高隆起。高二(3)班的责任区拉起一条细细的绳子,学生们要在这根绳子的标准上,协力制作自己班级的山芋垄,确保垄头垄尾成直线。基地的指导老师讲解技术要领:挖土时,铁锹上有个脚蹬子,要把锹头倾斜着挖土,腰稍稍弯曲,踩脚蹬子一锹深的距离,这样挖起来最给力。这其中体现的是杠杆原理,支点在锹头。挖出的土,向绳子左右两侧 15 厘米的位置堆,反复加土,就能制作成垄。学生们下田时有的还穿着鞋套,但真正干起农活一点不含糊,女生们挽起裤脚,一锹一锹按着技术要领挖土,速度也非常快。
高二(3)班的尹宇辰同学说,来之前感觉蛮期待的,爷爷奶奶在农村,自己却没干过农活。这次干农活,真不容易,铁锹想要下得深不容易,感觉自己力气不够,幸好有指导老师讲的技巧,顺利完成任务。高二(3)班班主任翟媛媛说,对学生们来说,干农活,到农户家帮忙做摘菜、洗碗等家务,都是非常珍贵的体验。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我国农业发展,也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未来能为国家发展出力。
△学生做农村调查汇报
此次活动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走访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不少学生聚焦了教育问题。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父母普遍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父母如果外出工作,会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家长们愿意在教育上投入,会给孩子报兴趣班,大多能听孩子的意愿来做选择。学生们在对乡村教育的建议中,提出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分享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给在乡村学校读书的同龄人。
3 月 18 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据统计,目前江苏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7 个,省级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60 余个,各设区市、县(市、区)认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 2000 个,每年参与校外劳动教育的中小学生 300 万人次以上。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劳动教育。
△学生听取专家报告
本次活动还迎来了一次惊喜有趣的科学体验。来自东南大学的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吕俊鹏,用排水管、手机、气球、辣椒酱等生活用品,做出一个个生动的物理实验,并带出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学生们一起分享 " 身边的物理世界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