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22
深晚报道|沉静使生活光洁如新 何鸣诗歌自选集《自画像》首发式暨画展在深圳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1 年 3 月 21 日下午," 那些不能被忽略的抒情 " ——何鸣诗集《自画像——何鸣诗歌自选集》首发式暨画展在深圳前檐书店举行,著名文化人、国务院参事王京生;诗歌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学者、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丁学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杨;诗人、诗歌评论家徐敬亚;作家、剧作家邓一光;资深媒体人、书话作家胡洪侠;文化学者、导演胡野秋;资深媒体人、作家张忠亮;资深媒体人、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以及诗人从容、资深媒体人王绍培、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王永洪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本次活动由文化学者、设计师韩湛宁策划主持。

▲何鸣说,感谢生活,感谢诗歌

何鸣是深圳诗人,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1987 开始诗歌创作。作者曾获《诗歌报》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铜奖),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汉诗》《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曾著有诗集《过河看望一座城市》《诗浅花浓》、散文集《目送芳尘去》。2013 年开始绘画创作。2018 年 1 月在深圳举办 " 起哄或者望呆 " 双人画展。

▲与会嘉宾合影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画像——何鸣诗歌自选集》,共选有何鸣 77 首诗歌作品,大部创作时间跨度为 2010 年至 2020 年,还有一小部分是作者之前两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品;本书内容分为 " 素心 "" 流年 "" 域外 " 三部分,对世界的认识、人生的意义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悟,皆有表达。诗歌中没有紧张,多有沉静。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声音乃至气味感受,被一种清澈、温婉、节制、智性的文字挽留下来。在这个由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场景以及事物的生动印象所交织成的梦幻世界中,唤醒着我们沉睡的想象力,使生活光洁如新,充满希望。书中配有作者自己画的十余幅油画作品。

▲何鸣画作展览

▲高畅小朋友朗诵《过年》

首发式甫一开始,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即引人入胜。诗人、剧作家从容,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者、专栏作家何微,电影人刘桂贤,文化传媒人石雪莲,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学生龙思龢,翠园中学高一学生殷婉悦,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二年级学生高畅,分别朗诵了何鸣的诗作《不如画画吧》《日记》《回乡》《如果我生活在古代》《散步时我们在想什么》《小满》《过年》,各位朗诵人动情的朗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特别是高畅小朋友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听众。

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分别致辞。谢冕教授表示:" 何鸣的诗很有特色,纯粹,自我,也好读。她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实实在在地抒情,她从来不写未曾感受到的东西,排斥大而无当的叙述,她实诚的抒情是我是年间对她诗歌创作的评价,如今依然如此。"

▲分享会现场

嘉宾们表示,何鸣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无论是诗和画都透着一种纯净、自我。而在喧嚣的都市能一直保持这种纯净、自我尤其难得。他们充分肯定了何鸣在诗歌创作及绘画创作所取得的成绩。

▲何鸣为读者签名

何鸣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她的诗歌、绘画创作的经历。随后举行了现场签名售书、观展活动。

供稿 瘦竹 摄影 黄伟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