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细心的深汕居民发现,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赤河广场、管委会等处的公交站点更换了候车亭。据悉,这是深汕合作区首批投入使用的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一共 20 座,分布在全区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点,集科技感和实用性于一身,是深汕合作区对标深圳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最新成果。
▲赤河广场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代芸摄)
候车亭外观呈自然绿色,简洁美观大方,倒三角类展翼设计的超宽顶棚可容纳更多人遮阳避雨,主体结构牢固,可经受七级地震、十级台风考验。中间树立着一个嵌入式电子墨水站牌,如印刷文字书写纸一般,上面不仅显示线路站点,还有车辆实时信息、日期、时间、天气和环境温度等动态信息,并配置高效太阳能转换系统与蓄电池,可自动蓄电和放电。这种设计不仅耗电超低(功耗小于 20 瓦),无蓝光的特点即使在强光下观看也清晰不反光,更舒适护眼。
▲新型智能公交候车亭(代芸 摄)
候车亭顶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实现电子站牌日常运行的自我循环,让 " 绿色生活 " 和 " 智慧创新 " 完美结合。两端的悬挂式摄像头,是智慧城市的 " 电子警察 ",不仅可以实时获取站台的人流、车流和治安等状况,而且采用 5G 全网通网络,能够接入城市治理平台与智能交通平台端口。
候车亭设有两张 "7" 字形拉丝不锈钢长凳,可同时容纳 8 个大人和 2 个小孩落座休息,为乘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 这是我第一次在深汕合作区见到这种候车亭,感觉很漂亮。通过墨水屏,我能知道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体验特别好。" 外来建设者熊春说。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代芸 余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