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23
深晚报道| 福田有5条村被评为革命老区 历时41个月编撰《深圳市福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历时 41 个月编撰,献礼建党百年的《深圳市福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日前出版。这一 30 万字的史实精品既为历史立言,又为时代服务,字里行间流淌着红色血脉、催生着革命激情,激励着福田区以 " 三大新引擎 " 为抓手再造一个新福田。

学史明理!为福田区革命老区树碑立传

《发展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重要文献为基本依据,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福田区革命老区(上梅林、下梅林、皇岗、水围和岗厦 5 条村)人民为主体,以福田区革命老区发展为主线,体现了福田区革命老区历史进程特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历史真实性与内容可读性相统一的原则,书写了福田区革命老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革命史、不懈奋斗史、辉煌成就史,把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伟大创作、伟大成就、伟大精神充分展示出来,成为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传播红色文化、为福田区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树碑立传的重要载体。

学史增信!激发爱国热情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探索福田的发展,人们常常会想到福田区的创新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改革进程,但是,很少人会知道福田人民曾经的革命史。" 福田区档案馆馆长黄华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编撰福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有助于我们为福田区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提供史料依据,有助于福田区的党员干部们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担好使命引领,进一步传递正能量。

谈到《发展史》编撰的意义,黄华吉认为,该书有助于我们了解福田革命老区的发展史,有助于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同时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 为社会、为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使得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青年一代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当代使命。"

学史崇德!发挥团结奉献的 " 拓荒牛精神 "

福田区早在 2018 年 8 月就正式启动了《发展史》的编撰,历时 41 个月,共计约 30 万字,在编目、史体、注释等方面进行了强有力、高规格的编纂推动,在编撰过程中,获得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史志办公室)、深圳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展史》编撰工作人员发现,福田区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历史,福田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福田地方保存着众多革命遗址,福田民间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田革命老区人民发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 " 拓荒牛精神 ",一心致力于革命老区的发展,在福田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巨大的成就和奇迹般的辉煌。

学史力行!注重挖掘历史文献一展革命老区风采

《发展史》注重历史文献的挖掘,该书特别附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时期当事人写的回忆录等革命前辈资料实录,以及革命遗址和文物、纪念公园和场馆、重要革命人物简介等红色历史资料,并进行了福田区革命老区革命大事记的整理。

在福田区档案馆馆长黄华吉的眼中,《发展史》资料翔实、尊重历史,在一手资料的引用上特别采集了 2007 年福田区组织社会力量对日军侵华时期福田地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进行调研的田野调查资料,依靠档案材料和相关调查研究数据撰写时尊重历史,特别参考了《深圳党史资料新编》《1992 年邓小平南方之行》等权威著作;编纂规范、内容丰富,《发展史》一书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分 " 区域和革命老区概括 "" 血色暴动 红色皇岗 "" 抵御外侮 抗日救国 "" 艰苦斗争 迎来解放 "" 初步探索 曲折前进 "" 继往开来 奋力创新 " 六个章节,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福田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突出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福田人民高涨的革命热情和抗战胜利后福田人民艰苦卓绝的人民武装斗争,着重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福田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重大成就。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