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想给父亲一个惊喜,不过从深圳出发以后还是忍不住告诉他了,主要是担心周末万一家里没人怎么办?再说他们得提前把床帮我铺好吧。"3 月 20 日下午,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回访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神经内科护师刘璐笑着对随队的深晚记者说。
同样获准回去探家的,还有北大深圳医院乳甲外科护士长、主任护师、时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王玲。去年战疫胜利离开荆州的那天,她的小侄女畅畅呱呱坠地,如今孩子已经一周岁了,王玲急切地想回去亲手抱抱这个可爱的小生命。
王玲和刘璐,分别是荆州市公安县和松滋市人。她们的家乡,距离去年她们所在的监利市仅仅 100 多公里。在家乡战疫最紧要的关头,她们随深圳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白衣执甲逆行北上,经过 36 天奋战,终于胜利完成任务。根据当时广东援鄂医疗队的统一部署,全体医护人员统一撤回广东隔离观察,并且明确要求在任务期间和隔离结束前不能与家人见面,所以,她们当时只能通过微信与家人告别。今年春节前后,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她们再次失去了探家的机会。
如今,冬去春来,山河无恙,她们幸运地作为北大深圳医院援鄂医疗队代表在战疫胜利一周年之际重返监利,并且终于有机会回家和亲人团聚了。
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只有十几个小时
对于王玲和刘璐来说,其实这次得到重返监利的机会着实有些意外。
" 出发前几天才接到通知,赶紧把科室的一些要紧的工作处理好了,然后急急忙忙地出发了。" 王玲说。
刘璐也一样,接到通知时甚至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毕竟当时全体 17 名队员,只有 6 人被选中参加这次回访。直到出发前,科室领导才告诉她,这是医院领导的专门安排——考虑到她和王玲的家乡就在监利附近,所以让她们参加回访以后,特批她们回家住上一晚,比其他队员晚一天回单位上班。
▲ 3 月 21 日,王玲、刘璐在战疫期间工作过的监利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合影。
回访的时间也能非常紧张,在监利总共不到 48 个小时。21 日中午回访结束后,监利市人民医院安排专车把她们分别送回家里和亲人团聚。次日清早,她们就又赶回荆州,乘高铁返深。除去路上的时间,她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总共只有十几个小时。
但她们已经感觉自己非常幸福了。特别是刘璐,来深圳工作后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过家了,加上年纪还小,所以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显得更加急切。去年在监利战疫期间,刘璐的父亲几次想找机会从松滋赶去监利和她见上一面,但最终还是因为疫情防控和医疗队管理的原因,未能如愿。王玲的一个亲戚就在监利,但在那个时候,同样也最多只能在工作之余打个电话,一个多月时间一面都没能见上,更不用说回公安看望父母了。
很自豪,因为见证奇迹并参与创造奇迹
" 那时候的确也顾不上。一心就是想着怎么能尽快控制住疫情,照顾好患者。感觉整个国家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真的很自豪,我们见证了一个奇迹,而且很荣幸参与创造了这个奇迹。" 王玲说。
当时在监利,北大深圳医院的 17 名援鄂医疗队员和当地医护人员以及来自珠海、阳江、清远的援鄂医疗队战友并肩作战,实现了新冠肺炎病人零死亡,全县确诊病例出院人数从 2 月 15 日医疗队抵达监利时的 24 人提高至 255 人,治愈率从 5.4% 提高至 98%。当年 3 月 9 日,实现监利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及新增病例 " 三清零 ",且本地和援鄂医护人员零感染,得到广东支援荆州前方指挥部的高度赞扬。北大深圳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每位队员也在这次战疫过程中获得了成长,王玲被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深圳市五一巾帼标兵、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全队首批上岗的三名 90 后护士之一的刘璐,也被表彰为深圳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深圳市优秀护士。
记忆深处最难忘的战疫经历
▲ 3 月 20 日,王玲、刘璐(右三、右二)与北大深圳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在战疫期间监利的驻地酒店合影。
时隔一年后,回想起当时在监利战疫时的经历,王玲和刘璐依然印象深刻。王玲说,当时监利人民医院病区里有一位名叫张金秀(化名)的阿姨,有一次,王玲推着护理车走进病房,准备给一位患者输液。这时,隔壁 51 床的阿姨突然惊喜地盯着她防护服上的名字喊道:" 王玲,你是深圳过来的吗?" 王玲吃了一惊,回头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很快判断出她们并不相识。张金秀看出来了王玲眼神里的疑问,她马上接着说:" 我也是从深圳来的啊!"
王玲顿时明白过来,那一刻,隔着厚重的隔离衣,她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阿姨的热情与欣喜。王玲赶紧上前握住阿姨的手:" 是的,我是北大深圳医院的王玲,但我老家是荆州的。阿姨您呢?" 阿姨笑呵呵地说:" 那我们就更有缘分啦,我叫张金秀,我就是监利人啊!"
看见从深圳赶来给自己治病的护士是自己的老乡,张阿姨显得特别开心,她拉着王玲的手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了自己平时在深圳的生活,说起莲花山的广场舞,说起候鸟云集的深圳湾和红树林,说起福田农批市场,阿姨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言语中满是温馨与怀念。
正说着,深圳医疗队的几位医生也一并进来查房。张阿姨看见他们更高兴了,一个劲儿地说:" 等我好了,等你们凯旋了,我们一起回深圳!" 说完这句话,张阿姨自己的眼眶也红了。王玲紧紧握住张阿姨的手说:" 您一定很快康复的。等您好了,我们一起回去,回我们的深圳!"
张阿姨轻轻搂住王玲说:" 谢谢你们!" 张阿姨的病友用手机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那时候我的心好像被轻轻地碰触了一下,很柔软,但充满了力量。" 王玲说。
短暂的团圆,永远的回忆
▲刘璐在家中与父亲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3 月 21 日下午,当刘璐回到家的时候,父亲果然已经早早地在门口迎候自己的女儿了。
" 我能感觉到,他因为我感到非常自豪。" 刘璐回忆说。
可口的饭菜早已做好,亲友们闻讯纷纷赶来,拉着刘璐问长问短,高兴得合不拢嘴。走进自己的房间,里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床上也都铺盖整齐。那一刻,刘璐真切地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收获了满满的温馨。
吃完晚饭,送走亲友,父女俩终于可以静下来谈心了。" 父亲始终坚定地支持我当初去支援监利的决定,尽管在得到消息后也曾经很担心。其实当时我报名的时候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我知道他不会反对,从小到大,他一直鼓励我养成独立的精神,教育我要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所以,他对我当时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肯定。" 刘璐说。
因为第二天天不亮就要启程,刘璐在临睡前跟父亲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上,父亲神情坚毅,女儿笑靥如花。
▲王玲与小侄女畅畅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王玲的家中要更热闹,一家人回忆着疫情期间不寻常的生活片段,感叹着畅畅和姑姑之间的特殊缘分。王玲特意跟孩子合拍了一张大头照,在满脸幸福的姑姑旁边,畅畅稚嫩的小脸上挂着还有些生疏拘谨的微笑。
回到家里,她们都是普通人。回到岗位,她们都是可以为了病人豁出命去的天使。
▲ 3 月 21 日,王玲、刘璐(右三、右四)和队友在战疫期间工作过的监利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病区与当地医护人员回忆战疫经历。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