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24
深晚评论|为绿水青山定价,让人居幸福感“加加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究竟如何评估绿水青山的价值,怎样衡量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和绩效?深圳率先探索,给出答案。

3 月 23 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 深圳市 GEP 核算制度体系建设成果 " 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建立了 "1+3"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该体系为全国首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是深圳打开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转化的一项重要创新探索。

GEP 又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通俗地讲,GEP 核算体系以科学的统计方式给绿水青山贴上 " 价值标签 ",将无价的生态系统各类功能 " 有价化 " 来核算 " 生态账 ",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生态系统的价值。如果说 GDP 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那城市 GEP 则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有了可评估的 " 价值标准 "。

绿色,是深圳新时代发展的厚重底色、温暖亮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深圳 " 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因此,深圳建立 GEP 核算制度体现了作为全国改革窗口城市的担当和决心,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彰显深圳在发展理念和科学技术上敢为人先的勇气,善于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城市的管理和城市发展。

早在 2014 年,深圳就以盐田区为试点,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 GEP 核算,首次提出并建立了 GDP 和 GEP 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机制。而且,深圳市的地方标准定位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或者填补国内空白。《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是全国首个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 GEP 核算规范,与联合国统计署的环境经济核算标准和国家正在研制的 GEP 核算国家标准做了非常好的衔接。这是深圳自我加压、响应和落实 " 美丽中国典范 " 要求的实践,充分显现了深圳加快迈出先行示范的绿色步伐,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努力做到全球一流、世界领先的志向与抱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绿水青山贴上 " 价值标签 ",建立生态资源 " 账本 ",打开了 " 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为了获得更多、更持久的‘金山银山’ " 的新思路,更有助于算清及谋划城市发展的 " 生态账 "" 长远账 ",随之而来的,是整座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最终指向的是人居幸福感的提升。

相关标签

幸福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