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这个登记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享有法人地位,能到银行开户,独立平等参与市场经营管理,真正确立了我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村里迈上乡村振兴的道路更有底气了。" 新昌村党支部书记姚建维高兴地说。3 月 23 日上午,新区秦川园区为新昌村颁发了园区首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这标志着秦川园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首次有了 " 国字号 " 身份证,秦川园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秦川园区于 2020 年 7 月 8 日出台《秦川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 24 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由各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具体负责本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园区领导小组加强监督检查,做到了层层压实责任,压茬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 24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及颁证工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园区组织各行政村经过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折股量化等工作流程,最终由乡镇审批,园区审核备案、赋码颁证,现已成立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24 家,完成占比 100%,24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可经营性资产总计 2414.1 万元,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65360 人,设置股权股份 65360 份,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公平公正分配。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园区鼓励各村将可经营性资产入股园区国有企业,实现村级资产增值保值,灵活运用 " 集体股份合作社 + 国有企业 + 集体经济组织股东 " 模式,目前,各村已入股国有企业股金 1832 万元,园区及秦川镇加强资金使用及年底分红监管,充分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益,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据悉,下一步园区将继续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强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方面业务培训与指导,提高村级干部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水平,鼓励多种经营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股份经济组织规模,鼓励集体股份经济组织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带动农户创收致富,增强农民对集体经济组织认同感,切实助力乡村振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