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美术教育被世人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铺开,在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和谐气氛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小事而触发灵感,这些 " 智慧的火花 " 常常是不由自主、瞬间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淡忘,令人后悔不已。如果利用好了,你会发现教书育人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用心积累,善于用好进步喜悦
每学期我都会将所带的四个年级学生的美术作品精心保存起来,闲暇之余翻阅一下,看看每位学生一点一滴地进步,从中感受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学生也可以在美术作品中找到自己进步的欣喜,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些作品都是学生在美术课中收获的,每次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异常兴奋。
记得一次,一个学生看到我给他的美术作业本上印了一个优秀印章,他向我提出了一个请求:" 老师,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去送给我的妈妈吗?" 我微笑着把他的作业本递给他:" 你妈妈肯定会特别高兴的!"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我被学生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感动,想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都应该把自己的成功和喜悦一起分享。我也感动于自己的一颗敏感的心,能够从教学生涯中的点滴小事,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发展。
领悟课堂,善于运用教学机智
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五年了,还清楚的记得第一年带二年级的学生,有两个学生很让人头痛。有一次,我一走进教室,就传来一阵阵的吵闹声,同学们各个满头大汗,有说话的,有喝水的,我仔细观察,原来上一节课是体育课。我给了学生们两分半钟的时间调整好自己以及把桌子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好,可是偏偏有两位学生的行为,马上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他同学都已经整理好坐端正了,只有他们两个,竟然走出了自己的座位。
发荣,人长得胖胖高高,不爱卫生,看到他时时常挂着鼻涕,性格外向,好动,课堂上时常会走出座位,不专心听讲,爱讲话,每次上我的课时不是看漫画书就是趴着睡觉,还经常不带彩笔。小楠,小个儿,调皮,又很粘人,常常在课上走到讲台,靠着你拽着你的手说:" 杨老师,我能不能扔个垃圾,借某某同学的彩笔用下 ……" 实在让人又爱又恨。于是,在他粘着我的时候,我就摸着他的头说:" 老师知道你每次英语成绩都考得很好哦,是不是啊?上学期考了几分啊?" 他一听英语成绩,马上表现得无比自豪:" 我考了一百分了!"" 哇,你那么厉害啊!那英语老师肯定特别喜欢你!" 他听着满脸童真的微笑。我又说:" 你那么聪明,能不能想办法让杨老师也喜欢上你呀?"" 嗯,能的。" 他开始把手放好,人坐正,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两位同学时常不专心上课,课堂上讲话也就罢了,还会在课后相互吵架,甚至动手打架。真是让我头疼的孩子。
又是一节美术课,我在他们班教室旁候课,教室里一片嘈杂声,发荣和小楠竟在讲台旁边打起架来,我一下子火气上来了,但为了等会正常上课,我只好硬把他们两个拽开,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坐好。看到满脸不服气的两个调皮蛋,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们来当一回 " 老虎 " 和 " 小老虎 " 呢?" 现在,我要请两位同学站到前面来。"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举起了小手," 我要请发荣和小楠上来。" 两个人站在一起,身高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问:" 看看他们俩的身材,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荣比小楠要高!"" 就像老虎和小老虎在一起,一个高大,一个矮小。" 教室里立刻一片笑声。我慢慢开始引导," 虎妈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发荣也举手了," 会照顾小老虎,不被其他动物欺负。" 我立刻对他的回答表示肯定," 所以发荣那么高大,是不是也要照顾好班级里弱小的同学?就像虎妈妈保护小老虎一样呢?"" 我们的班级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亲人’之间都应该相互照顾,相互爱护呀!"
"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进学之功,贵在心悟。" 在以后的几堂课上,突然感觉教室安静了很多,一看那两个调皮蛋都在安静地画画,第一次看到发荣也带来了绘画工具,小楠也没有跑出座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是的,教学机智不是天生的,它是课堂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它需要教师用 " 心 " 领悟才能形成,要用细致入微的心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
学会沉淀,善于提升教学能力
新教育要塑造新人,就需要教师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通过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沉淀自己,切实提升自己教学能力。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通读了两本有关教学理论和提升教师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并大胆实践,适应课改要求,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
尤其是我精读的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值得教育同仁一读的书。它研究了什么是新教育、怎样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全方位阐释新教育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的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向导,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涵盖了新教育全新的资讯。
我在读书、反思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汲取人生的智慧,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教育者。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常思考:素质的培养在于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源于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学上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把兴趣作为点燃智慧火花的导火索,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制作出更多成功的作品,进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潜力,同时更多的鼓励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来设计美术课堂的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情绪中通过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不断获取新知识,创造新作品,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就要带着一颗师心而来,用心育人,用教学实践感动学生、激励自己、塑造新人。
教师 杨雅淇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