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吃 , 觅食的过程同样也是认识一个地方的过程 , 并且是近距离的、触感十足的、非常亲近的认识 , 故此吃喝游乐购 , 吃当仁不让地排在了首位。
今次用一个周末的时间 , 我们去汕头逛吃逛吃。
从广州南坐高铁 ,3.5 小时便抵达了汕头 , 由此开启逛吃逛吃的周末节奏。
这座潮汕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经济特区城市 , 生活的气息浓郁地掩映在街头巷尾的各种小店里 , 观景在周末汕头的行程中基本可以忽略 , 反倒是吃 , 是最绕不开的关键词 ……
尤其是在汕头老城 , 最着急的是嫌自己 " 肚量 " 不够大以及消化功能不够快 , 经常处于 " 嘴巴尚未满足而肚腹已不堪重负 " 的尴尬地步 , 而在那些悠然漫步的觅食过程中 , 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 随便一家小小的店面 , 随随便便店主就告诉你它有几十年历史——也许 , 这才是汕头这座城市的某种独特性格。
■新快报记者 陈斌 文 / 图
壹
一锅猪肚汤 , 一吃 33 年
■店面很小 , 最多不超过 20 个人的座位。
■暖胃美味的猪肚汤。
发现这家位于路边上的猪肚汤小店纯属偶然 , 周末的早上 , 不想让自己换一个城市依然节奏紧张 , 遂以睡到自然醒作为度假标配。
原本是想以潮汕肠粉为早餐 , 吃完去买老药桔 , 但同行的小伙伴前一天可能略着风寒有点儿偏头疼 , 于是便重新搜索起附近的食肆来 ," 林荣记 " 三个字就这样跳进了视野当中。
住宿的酒店在石炮台公园附近的海滨大道上 , 真正的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但我觉得 , 酒店背后那条红领巾路才是宝藏中的宝藏 , 一整条街上满满的各种食肆 , 大大小小什么口味都有 , 什么规模都全 , 生活的烟火气在这条街上简直不要太浓郁 , 优哉游哉的觅食腔调简直不要太惬意。
就一路溜达着去到林荣记 , 小小的店面全部座位看起来不超过 20 个 , 因为才开始营业 , 故此店内没有顾客 , 只有门口坐着一老一少两位男士在喝茶 , 后来知道他俩就是老板。
小店由一家三口亲自上阵看店 , 从 1988 年开到现在 , 上午是餐二代的儿子负责看店 , 晚间是妈妈看店 , 一直营业到凌晨三四点甚至直落到天亮 ," 看客人。" 据说小店晚间的食客更多 ," 很多人酒后喜欢来喝一碗猪肚汤 , 醒神又暖胃。" 餐二代的小林老板一边在灶前娴熟地切着猪肚一边说。
出品堪称猪肚汤界的 " 豪华版 ", 一碗猪肚汤 40 元人民币 , 并没有什么花哨的秘诀 , 唯一的诀窍就是真材实料 , 一丝不苟 , 兢兢业业 , 就这样坚持了 33 年。
小林老板指着灶台上那锅汤说每天早上 6 点就要开始熬制这锅汤 , 是用猪骨头熬的 ," 胡椒我们用正宗海南白胡椒 , 胃寒吃这个汤最好。"
在标准的猪肚汤之外 , 我和小伙伴又分别添加了肉饼和猪腰 , 小林老板煮好满满两大碗猪肚汤粿条后 , 还热情地帮忙调制鱼露加胡椒粉的蘸料 , 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调法 , 他说 :" 蘸着这个吃 , 更香。"
这期间有一家人来吃猪肚汤和葱油面的本地食客 , 看到这些跟我们搭起话来 :" 你们有眼光 , 能找到这里 , 外地朋友来汕头 , 我们都带他们来吃这个 , 这才是地道的滋味。"
然后我们发现 , 林荣记竟然还有酸菜猪肚火锅可以吃 , 于是这顿还没吃完 , 下一顿的惦念已经开始 ……
林荣记原汁鲜猪肚汤 ( 总店 )
地址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红领巾路 44 号
( 近金平第二幼儿园 )
贰
一间凉果铺 ,35 年 " 土味儿 "
■带着历史感的铺面招牌 , 见证了汕头城市发展的印记。
为了买靠谱的老药桔和其它一些喜欢的凉果 , 这家 " 迎春糖烟酒 " 我们来了两次 , 无他 , 只是因为人家每天的营业时间真心有点短 , 早上 9 点半开门 , 下午 3 点收市 , 所以第一天下午 4 点钟去到的时候 , 妥妥的吃了闭门羹 ," 我还有我的生活。" 第二次去的时候见到店主邱师傅 , 他这样说。
迎春糖烟酒的铺面从 1986 年开始 , 就存在这位置上 , 曾经属于某国营单位 , 改制时期被邱师傅承包下来 , 一直经营到现在。
在我们简短的交谈过程中 , 说起铺面的历史渊源 , 邱师傅有点感慨 , 也有点激动 ,35 年光阴 , 确非三言两语可以涵盖 , 是啊 , 一眼望去 , 小小的铺面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种板正的 " 土味儿 " 风 , 但你别说 , 现在看起来 , 还真有那么点亲切感 , 似乎一时间穿越时空 , 整个人并不是站在 2021 年的汕头街头 , 而是刹那回到 35 年前 ……
" 我要求店面的一切都尽可能帮我保留 , 店里这些历史味儿的痕迹也帮我保留 , 别看我这个店 , 这就是汕头的历史 , 见证汕头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 必须要保留。"
是啊 , 置身于这历史感满满的小小空间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突然间重归那种质朴单纯的年代 ……
店里面售卖的凉果品种很多 , 潮汕地区流行经年的老药桔、老香橼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 邱师傅还特别推荐我们尝试梅肉、梅果 , 他抱着盛满了梅子的玻璃罐罐认真地说 :" 这个、这个、这个 , 这四个 , 用的都是我们汕头本地的青梅 , 是出口日本的。" 而作为一枚 " 懒惰星球 " 代言人的我 , 对于需要吐核这件事一向是不喜的 , 所以自然是简单清爽的梅肉被我纳入氅下。
迎春糖烟酒商店
地址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华路 21 号
( 大华路与外马路交叉口东南角 )
叁
一枚肉丸子 , 从爷爷辈开始
■二马路上的丸子店 , 老城区历史与创新兼容的味道。
饱餐了一顿美好的卤水火锅之后 , 打个车直奔了二马路上的丸子铺。
我突然发现 , 这个周末 , 我们就在金平区来回晃荡了 , 除了卤水火锅在龙湖区 , 就没出过圈儿 ……
据说这条二马路也是有历史年头的一条路了 , 一看就是那种老城区的调调 , 颇有广州荔湾老城的即视感 , 这家丸子铺 , 在这条街上也存在了不下二十年。
" 我们家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做丸子。" 当家的小姐姐很骄傲地介绍说 , 一家人有条不紊地将新鲜的牛肉切割成条 , 进而再经过数道工序做成可以弹跳爆汁的牛肉丸。
爷爷辈的时候 , 他家只做鱼丸鱼饺这些比较常规的品类 , 二马路上以前很多老街坊都是吃着他家的丸子大的 ," 不过现在很多人已经搬走了 , 我们也开发了很多新的丸子口味。"
丸子的口味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的多 , 甚至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口味 , 像是抹茶、芝士、椰汁 …… 但是这个季节汕头本地人吃的一种叫做 " 苦刺 " 的绿叶植物做成的丸子 , 却成功地在一众丸子中脱颖而出 , 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普通话并不流利的老阿姨拎着盛放着新鲜 " 苦刺 " 的篮子比划着告诉我们 , 这 " 苦刺 " 清热去火排毒当令 , 正是这个季节汕头人用来清消春节期间大鱼大肉的体内 " 积蓄 " 的。
我拈起一条 " 苦刺 ", 从嫩尖儿的部位开始一点点塞进嘴里 , 咀嚼着 , 果然是带一点点清甜的甘苦 , 越到后面 , 苦味儿越重 , 别致 ! 当场拿下两包 , 毫不含糊。
■只有清明前后才有的 " 苦刺 ", 被做进了丸子里。
老大鱼丸
地址 :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二马路
华达隆新廻澜市场
(编辑 陈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