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一向是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民营医疗也是市民的重点关注对象。3 月 25 日,罗湖区人大教科文卫和侨务工委组织十位市、区人大代表,同五位罗湖区卫生健康局代表走进罗湖区民营医疗机构 ( 含民营社康中心 ) ,对相关运营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并举行座谈会,共同探讨罗湖区民营医疗机构运营的相关问题与发展前景。
当日下午,视察调研团前往参观深圳市罗湖区大望社区健康中心与杜航口腔诊所,了解两家罗湖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情况。在完成实地考察后,调研团举行了座谈会。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对罗湖区民营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做了详细介绍。据悉,截至 2021 年 3 月,罗湖辖区共有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 487 家:医院 19 家,门诊部 144(其中 2 家港资),诊所 291 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27 家,医学检验中心 1 家,涵盖综合、妇产、美容、口腔、中医、眼科、心理、检验、康复等多个专业领域。
由于民营医疗机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与罗湖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依然有一定差距,一些行业乱象层出不穷,如缺乏高水平品牌化发展、专科专病建设有短板、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了解罗湖区民营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后,多位人大代表各抒己见,积极发言,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
深圳市罗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会茹抓住了管理民营医疗机构的关键点,指出监管民营医疗机构的相关法律相对滞后,导致监管过程出现 " 管不了 "" 管不好 " 等问题,建议各级部门从根源抓问题,积极加强联动,推进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
深圳市人大代表刘昕针对医疗美容行业提出自己的想法。刘昕提出目前市场存在不少没有医疗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建议加强对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管理,开放更多举报渠道,重点整治不符合医疗条件的、拿不出相关资质的 " 黑机构 "。
深圳市人大代表田伟琴注意到民营医疗机构目前的生存环境堪忧,她建议相关部门针对疫情期间的经营不善问题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走访调研,帮助部分民营医疗机构解决问题,激励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制定了医疗卫生依法执业 " 黑名单 " 管理制度,对于辖区内医疗机构及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将其列入 " 黑名单 ";建立了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自 2009 年每年对全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医院感染管理、临床技能、药事管理、依法执业、医疗投诉等现场评价,并公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开展了医疗美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专项整治,规范辖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
" 未来我们会对民营医疗机构给予更多的关注。" 罗湖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罗湖区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让罗湖民营医疗市场环境更通透。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实习生 陈心彤 通讯员 梁天纵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