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3-26
走进百个先进党支部丨红古区若连村——对照标准“补弱项” 强化考核“添活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红古区平安镇若连村依托支部 +" 三变 " 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党建 + 企业、党建 + 旅游等模式,打造群众增收致富 " 聚宝盆 ",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好路子。

3 月 20 日走访,记者了解到,该村结合农村 " 三变 " 改革,成立甘肃若连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山台地资源,建成优质果苗基地。依托川水地资源,培育和扶持 4 家蔬菜、苗木专业合作社,发展优势产业,引导群众实施特色精品种植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了 5 户贫困户就业问题。

为让村民享受到改革带来的 " 红利 ",该村还依托支部 + 民生项目提升村级服务能力。该村村党支部书记孟婕介绍说,该支部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全区首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她介绍说,这一中心占地面积 2100 多平米、建筑面积 620 平米左右,形成综合性办公活动阵地。还在全区率先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并将村道两侧的露天旱厕全部改造成了 " 双瓮漏斗式 " 卫生厕所,硬化了村道 5.7 公里,衬砌水渠 11 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 170 多盏,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据介绍,该村依托支部 + 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了若连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周,举办篮球赛、垂钓比赛、砖雕展示、马术表演、文艺演出、乡村土特产、特色小吃品鉴及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展示等活动。在 " 七一 "" 国庆 "" 春节 " 等重大节日,精心组织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这样的标准化支部是如何炼成的?

首先,对照标准 " 补弱项 ",其次是健全制度 " 定规矩 ",第三是强化考核 " 添活力 "。若连村 3 个村民小组,265 户人家 1068 人,其中党员 49 名,村党支部始终以班子好、队伍好、作风好、服务好、业绩好 " 五个好 " 为目标,采取 " 产业互动、特色为先、逐步推进 " 的方式,建章立制抓规范,逐步夯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基础。

对照标准 " 补弱项 ",这座村庄的党支部认真落实《甘肃省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有效解决了发展党员程序不严谨、党费收缴标准不一致、" 三会一课 " 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公开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促使全体党员和村民群众明白支部标准化建设是什么?支部在做什么?党员要怎么做?使村党支部各项工作大幅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健全制度 " 定规矩 ",该村党支部严格按照标准化手册,围绕以制度促规范、促达标,村党支部明确了支委会及委员职责,制定了党员大会程序和党课制度、党费管理制度、联系服务制度、议事决策制度等基本制度,确保支部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强化考核 " 添活力 ",围绕调动全村党员的积极性,该村党支部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党员积分考核管理制度,专门制作 " 党员风采墙 ",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教育、交纳党费、服务群众等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全村党员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创新形式抓载体,逐步充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内容。" 志愿服务 " 展现党员模范风采方面,围绕对接全区 " 机关党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活动,在村党支部主导下,2018 年 5 月组建了全区第一个全部由农民党员组成的村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未成年人、农村环境卫生大清扫、慰问帮扶 " 五保户 " 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支部和党员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旭永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标签

考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