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 月 28 日," 永和街 2021 年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 " 在黄埔区永和街道文体中心举办。128 家企业共提供约 10000 个岗位,涉及 AI 智能、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药品、物流仓储、电子电器等行业,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居民求职难等问题。这也是今年以来,永和街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紧紧围绕 " 保就业、促发展 " 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
招聘岗位覆盖面广 薪水普遍有所提升
据统计,此次招聘会共有辖内 128 家企业提供近 10000 个岗位,涉及 AI 智能、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药品、物流仓储、电子电器等行业,涵盖普通员工、技术工人、办公文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等岗位,通过前段时间的宣传发动,现场有意愿参加应聘的高校、职校学生、退役军人和社区居民约 8000 人。
在招聘会现场可以看到,永和街打破了传统现场招聘会单一、守株待兔的沟通模式,设有招聘区、风采展示区、签约区三个区域。在招聘区,企业与求职者实现双向互动;在风采展示区,各企业老总或招聘负责人各显神通、各出妙招,从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工作氛围、商业信誉等软实力着手,细心解答招聘岗位、薪金报酬、五险一金等求职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
" 街道举办这样的招聘会既有创新也很实在,我们企业现在最缺的就是一线工人,但此前大多通过网上招聘,未必能够招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人,现在这样大家能够面对面交流沟通,双方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各自需求。同时我司为求职者提高了薪金以及住房、交通等补贴,我相信能够更快地招到合适人才。" 前来招聘的广州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促进校企深入合作 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永和街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定向摸查,联系校方开展就业意愿调查,按照 "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有限责任、全面推进 " 原则,促使辖内企业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以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招聘。广州航海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吕有界表示,这是第一次有街道主动过来学校联系招聘事宜。校企之间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招聘难、学生毕业即失业等问题。
仅在招聘会当天,就有来自岭南职业学院、广州航海学院等 8 家职业院校 2000 余人前来应聘。据统计,招聘会当天企业共收集到 3200 余份《就业登记表》,已达成就业意愿 726 人,促成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 8 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与旺旺食品、丸顺汽配、美亚股份、东海橡塑、昊志机电等 26 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有力地促进了校企深入合作,同时大大缓解企业用工难、居民求职难等问题。
打通招聘 " 需 " 与 " 求 " 壁垒
" 随着国内疫情缓解,生产订单增加,永和用工需求极为庞大。就业观念变化,招工难、招聘难,巨大用工缺口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瓶颈。" 永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吴振茂表示,黄埔区永和街地处广州市东进战略前沿阵地,以工业生产为主,辖内共有企业 2806 家,其中规上企业 281 家,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街道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摸查、上门询问、召开座谈会、网上信息征集等方式,统计到辖区内企业约缺员工 8000 余人,主要集中在一线普通工人。同时,通过走访劳务中介、进社区、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辖内劳动力情况摸查,了解到由于信息不畅通、招聘渠道未打通等原因,部分居民存在找工作难、就业难等问题。
" 通过多方调研,为缓解企业招聘难题,促进辖内居民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各类线上招聘、网络招聘盛行的今天,传统的现场会招聘模式仍不失为对接供需双方,搭建招聘桥梁的好选择。" 吴振茂表示。
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永和街党工委、办事处在街道 " 决胜开局年,奋进新征程 " 动员大会上,将破解招聘难题,打破用工僵局列入今年重点工作,助力黄埔区 " 百大项目庆百年 " 全速冲刺。为扩大招聘会影响力,永和街一方面开展线上宣传活动,针对企业和求职者分别制作线上邀请函小程序,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活动内容、在 " 永和企业人事群 "、居民群等各种微信群及发动工作人员朋友圈转发推介。一方面通过在人流密集点派发宣传单张、居民小区悬挂横幅、" 三公开栏 " 张贴海报、利用小区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招聘信息等线下宣传方式,全面提高活动知晓率。辖内 580 名求职者通过求职者邀请函填写求职信息,1000 余名求职者通过社区居委会报名参加招聘会。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李小萌 通讯员 焦婵娟 李建均 陈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