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 9 月,在上下坪会议之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分别挺进东莞和宝安,开辟以东莞大岭山和宝安阳台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为了加强对路西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根据地的领导,前东特委于 1940 年 10 月决定组建成立以王作尧为书记、刘汝琛为副书记的中共宝安县工作委员会。11 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辖广东、广西、湘南、闽西南等地的党组织,隶属中央南方局领导。12 月,中共广东省委撤销,成立中共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均隶属南方工委领导。
1941 年 1 月,遵照中共东江前线特委的指示,撤销中共宝安县工委,成立中共宝安县委。县委成立之初,前东特委指示要在一个月内发展多一倍党员,每个党员发展 1 个到 2 个党员。宝安县委在一个月内从 20 多人发展为 40 多人,完成了上级要求的任务。至 1942 年下半年,宝安县已有 100 多名党员,比原来发展了五到六倍。
为了深入发动群众,1941 年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成立民运委员会。民运队到龙华、布吉、石岩、观澜等地开展工作,成立农民、青年、妇女等抗日群众组织,组织 8 个抗日自卫队,并成立抗日自卫队总队,曾鸿文任总队长,刘宣任政训员。5 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已从 30 多人发展到 300 余人,共编成 3 个中队,组织 8 个民兵(抗日自卫)中队,初步建立了以阳台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41 年 1 月,由第五大队副大队长周伯明、政训员蔡国梁率领 20 多人组成的小分队在布吉上下坪村后面的鸡公头山伏击日军。第五大队打击日军的消息传开后,许多爱国青年纷纷要求参加抗日队伍。
3 月,小分队越过广九铁路进入坪山地区后,首先在龙坪公路的金钱坳伏击到农村抢掠的顽军;接着,在坪山西北的老大坑,多次击退进犯的日军。小分队进入惠宝边区之后,立即与中共惠阳县委和淡水区委、坪山区委以及几支游击小分队汇合,地方党组织也纷纷动员青年参军参战。这支小分队很快发展到 100 多人的队伍,扩编为第五大队第二中队,使在惠宝边区活动的第五大队统一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达 200 多人。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