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3-30
深晚报道 | 热度奇高! 艺术大师安尼施·卡普尔个展启动在即 “两馆”馆长讲述背后精彩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国际顶级的当代艺术大师安尼施 · 卡普尔(Anish Kapoor)个展将于 4 月 2 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下简称 " 两馆 ")正式对外开启。展览消息一经公布即得到了艺术圈专业人士和大众的热烈关注,人们都在热切期待进馆亲睹这位艺术大师的原作。昨天下午,深圳晚报记者提前探馆," 两馆 " 馆长颜为昕特别讲述展览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者看到,展厅的布展工作已经进入到倒计时,卡普尔广为人知的不锈钢镜面作品系列,蜡材作品系列,以及首次对外公开首发的架上绘画作品已经在 A3 展厅全部到位,工作人员正在精心打磨镜面。而在三楼云平台,他的几十件公共艺术品模型也都放上了展台。

随着开幕的临近,馆长颜为昕的忙碌节奏更加紧张。他一边在展厅巡视一边与助手修改开幕式流程。突然,他停下来指着展厅的展墙介绍:这些展墙似乎看起来很普通,其实不然。因为卡普尔挂在墙上的作品都很重,动不动就 1 吨多,所以这些墙必须得符合每平方厘米不得低于 1 吨承载量这个标准。展墙怎么做到这个标准?如何搭建?都是很大的难题。颜为昕感叹道。

其实,展墙问题只是 " 两馆 " 团队遇到的众多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之一。有业内人士称,这个展览是 " 在全球最艰难的时刻,做了一个全球最难做的艺术展 "。首先一个大难题是说服卡普尔来深圳办展。卡普尔习惯在每个国家只展一次,北京展过之后,他无意在中国再展,而他也从未来过深圳,对深圳的了解并不深,加之疫情期间他无法来深圳,都形成障碍。为了说服他,颜为昕给他的邮件都有几十封,最终,深圳的魅力以及 " 两馆 " 优良的软硬件条件,还有团队满满的诚意和高水准的工作品质,终于打动了卡普尔。他把这个展览当作了到现在为止他的艺术经历里最重要的一个展览。

卡普尔是出了名的对于展陈要求非常苛刻的艺术家。因为疫情他不能亲自到展场,为此他专门将整个展场做成模型来研究展品布局。布展 20 多天,卡普尔每天晚上都要看直播,每一个展品的位置要精调。直播从晚上 9 点到凌晨,结束后团队还要开会。

每件展品放哪里,怎么放,哪里不放,哪里放,包括叉车该怎么上,作品怎么拼接,色粉怎么弄,甚至空调应该调到什么温度 …… 表面光鲜亮丽的展览背后是由无数的小小细节堆砌而成的。颜为昕感叹,一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个展到不了现场,他的担心和疑虑肯定很多的。卡普尔能给予 " 两馆 " 如此高度的信任,十分难得。此次展览的达成,充分表明深圳有了跟世界同步甚至领先的文化内容的制作管理和运营水平,深圳的文化也将制造与科技和经济同样的 " 超级关注点 "。

卡普尔深圳展的热度超出了预想," 两馆 " 公众号发出该展第一篇推文后一个小时内,阅读量达到了 1.5 万次;早鸟票消息发出后,仅是公众号平台就已卖掉 1500 张;在公众号发出一条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后,11 分钟就招满了计划的 100 人。因为公众太过热情,最后招了 133 人。此外," 两馆 " 还接到了全世界众多顶级画廊和顶尖艺术家对该展投以的关注,开幕式嘉宾人数爆棚,有人为了看这个展宁愿接受 21 天的隔离。

著名油画家刘小东是卡普尔的好朋友,为促成该展他出力不少。昨天刚刚下飞机赶到展场的他表示,卡普尔展考验了一个城市的承受力和适应力, 如此大型和技术水准要求极高的展览来到这里,说明深圳非常开放和进取。卡普尔的想象力非常了得,其作品蕴含东方哲思的悬念,而并非是简单的形式。观众必须到现场才能体会他作品中那些玄妙的精髓。

颜为昕表示,感谢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予 " 两馆 " 不同于一般公立美术馆的体制,这使得 " 两馆 " 在运营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也有了更好的机会去连接公众。" 两馆 " 之内既有当代艺术馆又有城市规划馆,所以并不局限于传统美术馆的概念,目前 " 两馆 " 给自己的定位为 " 艺术综合体 ", 颜为昕强调," 两馆 " 将以高水准的运营管理来保障展览的高学术水平。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