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白内障 , 送出去免费治疗;孩子有不好用眼习惯,主动送课桌、台灯 ; 建起 8 个微信群,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医生咨询、问诊 ……
健康是第一民生,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卫生院以签约家庭医生的方式,集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健康帮扶,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乡村振兴 , 增强村民的幸福感都意义重大。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签约家庭医生 群众随时实现 " 云看病 "
家庭医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生。在国内很多地方 , 包括大城市 , 家庭医生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但在澄海区莲上镇卫生院 , 新快报记者却看到了运作非常成熟的家庭医生模式 , 而这也得益于当地扶贫部门的重视 , 以及有一群热心肠的人在默默付出。莲上镇卫生院的全科主治医师江家欣就是这样主动作为的热心人。
" 医生 , 孩子频繁眨眼 , 有没有问题 ?"" 孩子得了口水疹 , 怎么办 ?"" 医生 , 这个药要吃多久才停 ?" 在江家欣等建立的 8 个莲上镇家庭医生微信群中 , 不时有人发问。在这里 ,3000 多名签约并加入微信群的群众 , 随时都能 @某一个医生咨询、问诊 , 得到及时、专业的解答。
" 刚开始 , 我们想对所有居民签约 , 却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 因为很多人对家庭医生还不了解。" 江家欣说 , 后来在镇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 , 从当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入手 , 由卫生院负责健康管理 , 扶贫办负责造册登记 , 残联和民政等部门加入管理 , 同时发动当地志愿者 , 一起加入帮扶和慰问 , 才慢慢做起来。
全镇 271 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 473 人都签约了家庭医生 , 享受很多免费服务。慢慢地其他人也加入了签约行列 , 全镇共有 30% 的人都签了约 , 而签约者都会得到一本健康存折。记者看到 , 这本绿色小本子上 , 记录了他们的健康情况 , 平时就诊时方便医生查看。
谈到为什么要主动发展家庭医生 , 江家欣说 , 在日常看病中 , 他看到一些人因病致贫 , 没钱治疗 , 以致于病越来越严重 , 形成了恶性循环。汇聚多方力量 , 推进健康帮扶 , 就能尽最大努力预防因病返贫或新致贫。
主动发现隐患 及时解决健康难题
■澄海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陈舜腾义诊 , 帮老年人解决白内障等眼科问题。
由于建立了完善的检测机制 , 群众很多健康问题或隐患 , 总能被及时发现和解决。澄海区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陈舜腾擅长做白内障手术 , 也是一个热心的志愿者 , 一有空就到莲上镇或隆都镇义诊 , 为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士做眼科筛查。至今他已在隆都镇做了 600 多台手术 , 莲上镇卫生院由于没有手术设备 , 一有患者就转送至澄海区人民医院做手术。而得益于 " 光明行 "" 天行健 " 等慈善项目的支持 , 这些白内障手术都是免费的。
陈舜腾说 , 很多老人家得了白内障本可以去就诊 , 但因为子女要上班 , 很少会带他们去看病。对这些老人来说 , 往往十几公里的出行都非常难 , 因此 , 他才不辞辛劳到基层义诊 , 解决老人家的看病难题。
莲上镇南徽村有一位 80 多岁的独居阿婆患有白内障 , 为了让她重见光明 , 镇扶贫办负责协调 , 卫生院将她送至澄海区人民医院 , 由陈舜腾为她免费做手术 , 义工则一路跟踪照顾 , 多方的合力使她毫不费力就恢复了光明。
去年 , 家庭医生团队在家访的过程中发现 , 一些孩子没有课桌 , 趴在被子上做作业 , 对视力影响很大。去年 8 月 4 日 , 莲上镇卫生院联合镇妇联、社工站、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家庭医生志愿者 , 通过社会募捐 , 开展了 " 一米书桌 · 一寸希望 " 志愿服务 , 为 12 户孩子送去了一批桌椅和台灯 , 及时保护了这些孩子的视力。
因为社会效益明显 , 莲上镇的家庭医生签约项目获得了 2019 年益苗计划 " 新时代实践文明实践示范称号 "。江家欣本人也荣获 2019 年度全国 " 优秀全科医生 " 称号 , 入选 2020 年度岭南名医录【全科医学 ( 家庭医生 ) 】。而他们开创的成熟家庭医生模式 , 将在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健康护航的大作用 , 成了汕头各地争相学习的典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