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3-31
汕头市南澳县:引进企业借力生金 乡村建设各显神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没有地 , 就合作发展 ; 想创收 , 就支持就业鼓励创业 ; 有返贫风险 , 就通过购买意外险重疾险、兜底报销等预防杜绝 ……

新快报记者日前走访发现 , 汕头市南澳县多个村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 , 因地制宜 , 通过深挖产业动能、多方位推动就业创业、消费扶贫、加强保障预防返贫等措施 , 探索乡村振兴大计 , 形成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后宅镇前埔埕村利用文化中心靠近中心农贸市场的优势 , 将文化中心架空的底层并入市场 , 出租场地。

关键词:产业

引进企业发展海产品加工 借力生金

南澳县是广东唯一一个海岛县 , 海域面积大 , 适合养殖 , 但耕地少 , 而旅游资源、产业基础也不均衡。为此 , 很多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 , 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由汕头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汕头高速公路公司、邮政集团公司汕头市分公司对口帮扶的后宅镇羊屿村 , 近年来 , 通过雨污分流治理、厕所革命、道路建设、实施环境卫生保洁机制等 , 人居环境和村民素质大大提升 ,2020 年 , 荣获 " 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 称号 , 已实现了生态振兴。

由于没有特别的景点 , 羊屿村的旅游业还没发展起来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何推进产业振兴 ? 汕头市交通运输局驻羊屿村第一书记陈永略告诉新快报记者 , 除了发展光伏项目外 , 主要是引进企业借力生金。2018 年末 , 羊屿村引进汕头亿弘水产有限公司 ( 下称 " 亿弘水产公司 " ) , 在村里建设海产品加工厂 , 每年为村集体带来 10 万元的租金 ; 同时村投入扶贫资金 50 万元 ,2019 年起 , 每年收益 5 万元 , 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收益 1600 元。2018 年末 , 引进广东亿博云互动农业有限公司 , 规划建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村投入扶贫资金 50 万元 , 年收益 4 万元 , 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收益 1280 元。

由南澳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挂钩帮扶的后宅镇港畔村是纯农村 , 全村 383 人 , 人均耕地才 0.2 亩 , 很难发展规模种植。在村支书杨伟民看来 , 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 关键还是要发展好产业 , 建立长效机制 ,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 实行分红 , 这样才能使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为此 , 村里利用现有用地建起 10 间商铺出租 , 同时出租一块地给人建商铺 , 加上其他项目的收益 , 去年村集体收益达到 96.3 万元 , 村民每人分红两千元。他介绍说 , 下一步 , 还要流转一部分土地 , 集约化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相比上述两个村 , 后宅镇前埔埕村发展条件相对更差 , 这个城中村一分耕地都没有 , 村民多以捕捞为生。南澳县工信局驻前埔埕村第一书记苏华告诉记者 , 村里的脱困之计 , 一是发展光伏项目 , 每年有约 10 万元收入 ; 二是准备利用村里文化中心靠近中心农贸市场的优势 , 将文化中心架空的底层并到市场 , 出租场地 , 一年增加十几万元的收入。另外 , 在县扶贫办的扶持下 , 投入 47 万元 , 跟南澳县利锋源水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 发展海产品加工。签约三年里 , 每年可分得 6% 的固定收益以及 5% 的利润收益。

■后宅镇羊屿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 ,2020 年荣获 " 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 称号。

关键词 :增收

大力 " 扶一把 " 原贫困户当上小包工头

无论脱贫攻坚 , 还是乡村振兴 , 就业是不变的主题。后宅镇的多条村都从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入手 , 大大提高当地村民的内生动力。

羊屿村引进亿弘水产公司后 , 带动了后宅镇 30 多人就业 , 其中羊屿村有十几人。该加工厂一名相关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 , 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 , 来这里工作 , 女工每个月有 3000 多元 , 主要负责清洗生蚝、包装、打扫卫生等工作 , 男工则多了一项搬运的工序 , 有 4000 多元。如果超过每天 8 小时工作时间 , 还有加班费 , 每小时十几元。

" 我做的都是手工活 , 不重 , 可以在家门口赚个家用 , 真的很好。" 在这里打工的卿姨说。

除了稳定就业 , 羊屿村还对当时有创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力 " 扶一把 ", 使加速奔康。蔡文德家有两个小孩在读书 , 还有一位残疾的母亲要照顾 , 没办法外出打工 , 以前以打装修工为生。为了扶持他 , 帮扶单位支援他购买了一部喷涂机 , 鼓励他承包装修工程 , 目前他当起了小包工头 , 还雇用一名工人一起做装修 , 每天给他开出 250 元的工资。记者见到他时 , 他们正在一家民居里做翻修工程。

■帮扶单位支援羊屿村的蔡文德购买了一部喷涂机 , 鼓励他承包装修工程。

" 有喷涂机 , 方便多了 , 现在很多大型点的装修都能做了。" 他说 , 他们以包材料和工钱的方式承包装修工程 , 一般一平方米 20 元。如果有工程做 , 收入还不错。南澳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 , 像他这样的装修工 , 一天赚 1000 元都没问题。

在港畔村 , 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俊德夫妻都已 70 多岁 , 没有劳动能力。他们有一个儿子已 40 多岁 , 因为性格内向 , 不怎么跟人沟通。之前没什么活做 , 也没成家。为此 , 南澳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对口帮扶责任人为他介绍了一份看船的工作 , 每个月有两千六七百元的收入。

关键词:消费

电商服务遍及全县 服务群众销售农产品

南澳县全年游客不少 , 而且海产品丰富 , 如何将当地的土特产更好地推销出去 , 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 至关重要。在这方面 , 南澳县开创的电商消费扶贫模式值得一提。

■南澳县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扶贫服务中心的专柜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在后宅镇一条繁忙的马路旁 , 南澳县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扶贫服务中心里很是忙碌 , 一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打包快递 , 一旁的专柜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 既有当地宅鱿、紫菜等各种土特产 , 也有来自潮州饶平 , 河源的紫金、东源县等地区的扶贫产品。

服务中心一名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 , 这间服务中心是在南澳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建立的 , 线下每天营业额有两三千元 , 线上销售额每周有一万多元。此外全县还有 32 个站点。他们更大的功能在于服务当地群众 , 方便他们更好地销售农产品。

" 南澳很多海产品既没有标签也没有包装 , 很难卖个好价钱 , 我们就帮这些农产品上行。" 她介绍说 , 做好包装打好标签后 , 再电商信息化 , 上传到商城上交易 , 就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南澳是一个海岛 , 村民寄快递不便宜 , 但在这里 , 由于出货的量较大 , 可以更低廉的价格寄快递。附近村民的产品在这里寄出 , 快递费仅约 6 元每件。

她表示 , 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附近的村民、企业只要有合适的产品 , 质量过关 , 都可以跟服务中心合作销售。此前 , 已分两批认定了 21 款扶贫认定产品 , 帮 20 多家企业将产品卖到京东平台、扶贫消费网等线上渠道。这里线上线下销售的冻品和干货等有 80 多款单品。

关键词:保障

生病 " 零负担 " 杜绝因病返贫

在易返贫或新致贫的因素中 , 生病特别是重疾 , 是一个最大的风险。而在很多人以捕捞为生的南澳县 , 还要重点防范捕鱼作业中出现的意外。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 , 在如何预防返贫上 , 南澳县一些村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 除了免费购买医保外 , 还会给他们购买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商业保险 , 一旦出现重大疾病 , 除了医保报销外 , 还能得到商业保险的补充报销 , 一旦家庭主要劳动力出现意外 , 也多了一层保险。

在港畔村 , 建档立卡贫困户生病更是 " 零负担 "。他们生病后 , 除了医保和商业保险报销外 , 剩余自付部分 , 全部由村里兜底。村支书杨伟民说 ,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有病敢去看 , 看得起。此举也基本上杜绝了因病返贫的可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